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權威發佈)
不少老年人因爲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國辦日前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充分保障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困難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
在2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介紹,保留傳統服務方式有多種形式。第一類是保留傳統的紙質憑證,比如不會掃碼或者不方便掃碼的老年人,可由社區、醫院提供紙質證明通行。第二類是專設老年人服務通道,主要是設立無健康碼通道,以及在各類生活服務中設立老年人綠色通道等。第三類是保留人工服務,讓窗口服務、電話專線、引導人員更好地幫助老年人。
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主任盧向東介紹,方案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7個方面20條具體措施。
針對一些老年人不會上網的情況,方案提出,“各地不得將‘健康碼’作爲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表示,將繼續推行“健康碼”信息整合和互通互認,對老年人等羣體可採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爲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有條件的地區和場所要爲不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設立“無健康碼通道”。
就醫方面,王海東說,醫療機構、相關企業要完善電話、網絡、現場等多種預約掛號方式,暢通家人、親友、家庭簽約醫生等代老年人預約掛號的渠道。此外,要進一步優化老年人網上辦理就醫服務、完善老年人日常健康管理服務,“絕不能讓一位老年人因不會運用智能技術而掛不上號、看不成病、辦不了事。”
日常消費方面,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介紹,將全面開展拒收現金集中整治和長效機制建設工作,通過暗訪、巡察等方式開展摸底調查,建立違法主體名錄庫進行重點跟蹤,對涉及公共服務、民生及公衆關注度較高、影響範圍較大的拒收現金主體,將依法依規予以嚴肅懲治。“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我們將組織有關金融機構改進服務,運用一些移動設備延伸服務觸角,主動上門或者遠程辦理金融業務。”
出行方面,方案提出,優化老年人打車出行服務、便利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提高客運場站人工服務質量。“我們要求各地保持巡遊出租車揚招服務,充分發揮95128等電召服務的作用;對有固定用車需求的老年人以及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在各地組織愛心車隊、雷鋒車隊等,提供一對一的結對保障服務,保障老年人不會上網或者沒有手機也能打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運輸服務司負責人蔡團結介紹,交通運輸部也在引導鼓勵網約車平臺優化約車軟件,增設“一鍵叫車”功能,降低老年人的操作難度。
“保留傳統服務方式‘兜住底’的同時,還要‘能兼容’,即緊貼老年人需求特點,加強技術創新,提供更多智能化適老產品和服務。”趙辰昕認爲。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人隋靜透露,近期計劃開展專項行動,聚焦老年人和殘疾人羣體特定需求,推動相關網站、手機APP改造,鼓勵企業提供相關應用的“關懷模式”“長輩模式”等。“我們已經在篩選一批與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網站、手機APP,動員他們進行適老化和信息無障礙改造。在字體大小、字體色彩、語音閱讀、文字輸入提示等方面儘可能考慮老年人視聽方面的困難,改善使用體驗。”
截至去年末,我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佔總人口的18.1%。根據方案,到2020年底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