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最佳影片豆瓣僅6.1?這樣噁心的男主,老戲骨來了也救不了

在一個無人在意的角落,第59屆金馬獎的最佳影片悄悄出現了。

當年,它曾出人意料地打敗了大熱《智齒》《咒》等影片,讓許多影迷好奇,這究竟是何方神聖,怎麼冒出了這匹不知來路的黑馬?

可之後,卻一直沒有任何內地上映,或者上線流媒體的消息。

接近兩年過去了。

直到前幾天,我們才終於可以一窺其究竟:

一家子兒咕咕叫

導演詹京霖,上一部劇情長片是電視電影《川流之島》,獲得過不少好評。

而如今初試大銀幕,拉來了遊安順、楊麗音等老戲骨,講述了一個傳統家庭的故事。

可是。

影片上映後,即便有着金馬的加持,也引來了不少吐槽。

有人直接說,這是“金馬最爛BP”,不明白爲什麼許鞍華(當年評審團主席)會選出這麼一部電影拿大獎。

是真的許鞍華們看走了眼?

不如說。

這可能是近來來金馬最大膽,又極端的一次選擇。

01

《一家子兒咕咕叫》的故事既新鮮,又陳舊。

新鮮在於題材:

銀幕上呈現了你從未見過的賽鴿文化。

陳舊在於隱喻:

直白地以鴿子的“不歸”,隱喻兒子的消失。

先說賽鴿。

依靠動物競技展開賭博,我們看的並不少,比如賽馬、鬥雞,但是賽鴿呢?

場面完全不同。

鴿子要事先經過訓練放飛,有些會走失不再回來,有些會撞上障礙物死去。

剩下還能飛回來的,體能出類拔萃,識家本領也強過一般的鴿子。

賽鴿,是押注自己看好的鴿子,看看能否最快返航。

這在臺灣已經變成獨特的文化景觀。

影片中,賽鴿一年的賭金已經到達200億左右。

參賽的鴿子達到了六萬三千隻,要飛210公里。

賽鴿時,所有參賽的鴿子編好號,供玩家下注。

全部鴿子裝在籠子裡被遊輪拉到海上,放飛之後,比賽開始。

成羣的鴿子飛出,如同海嘯,場面極其壯觀。

而影片的主人公,就是專門給人訓練參賽鴿子的林國欽(遊安順 飾)。

曾經,他也訓練過一隻自己的賽鴿,編號是613,這隻鴿子讓林國欽贏得了頭獎。

這是他很風光的一段經歷。

於是後來,林國欽再接再厲,又訓練了一隻爲自己參加比賽的鴿子,編號是043,一度躊躇滿志。

周圍人都覺得林國欽會贏,都跑過來看這隻鴿子。

然而這隻鴿子在比賽中輸得一塌糊塗。

飛出去後再也沒回來。

而同時,更慘的是,他那還未成年的兒子也走失了。

一家人從此跌入谷底。

是的,在這個故事中,沒飛回來的鴿子,象徵的,就是林國欽走失的兒子。

有這麼一個細節。

林國欽在柱子上貼了尋找自己兒子的啓示公告。

而此刻他手上,拿着一把鴿子飼料。

林國欽把飼料撒在地上,畫面中沒有一隻鴿子過來吃。

這隻空缺的“鴿子”,其實就是林國欽的兒子。

但有意思的是。

影片自始至終,都沒有講林國欽的兒子爲什麼走失,是被強盜劫走?還是出了意外的事故?

“兒子”始終是缺席的,不在場的。

他有可能是出了意外:

就像影片裡的一個細節,女兒在放飛鴿子,忽然有一隻觸到了高壓電線,立刻喪命。

女兒淚流滿面。

她哭的是一隻鴿子嗎?不,更大的可能,是因爲這隻鴿子讓她想到了自己的哥哥。

他幾乎沒有生還的跡象。

同時,他也有可能是自行離開:

就像影片中,女兒跟繼母閒聊時說,有沒有可能是哥哥自己跑掉的。

或者林國欽對着自己的父親吐露心聲:

那隻043飛回來了

當初我花那麼多錢

給它最好的栽培

花最多時間在它身上

所有最好的都給它了

這段話其實也如同是在講養育一個孩子。

因爲鴿子飛往天空,就如同下一代人長大離家而去。

但問題是。

這僅僅是一個家庭故事嗎?

當然不。

要知道,導演詹京霖所擅長的,是底層人羣的敘事。

02

導演在講述爲什麼拍攝以賽鴿爲題材的影片時,曾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他說他平日寫劇本時,陽臺外的鐵欄杆會有不少的鴿子飛來飛去,看起來自由自在,但卻只能在固定的區域徘徊。

就像他自己被困住的人生。

一直被某些隱形的規則影響着,逃離不開,也前進不了。

是的。

《一家子兒咕咕叫》說的其實是一羣失敗者被困住的故事。

男主林國欽是個標準的中年loser。

他有過可供回憶的過往,在賽鴿大賽中贏過一次,至今家裡仍掛着那幅得獎的照片。

但那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

十年之間,他兒子失蹤,賽鴿失利,家庭入不敷出,不但維持不了體面的生活,在外面也越來越容易被人奚落。

他找不到自己的尊嚴所在。

於是,他拼盡所有把精力全部用在賽鴿這件事上,就像他對躺在病牀上的父親說的:

我怎麼可能什麼事情都這樣輸去

輸到什麼都沒有了

時間久了

照輪也該輪到我贏一次

就像《熱辣滾燙》的主題,他不過想贏一次,贏回自己的尊嚴罷了。

可結果呢?

林國欽揮出的每一拳都打向了空氣,一次又一次,逐漸把自己變得自怨自艾。

再也站不起來。

與此同時,被困的不止是男主,還有自己的妻子,與女兒。

妻子是被傳統的家庭觀念所困:

林國欽熱衷於賽鴿時,所有的家庭負擔也就都落到了她的頭上,賺錢、家務、照顧生病的公公……她沒有別的生活,整日裡圍繞着自己的丈夫打轉。

影片裡她也曾自省過:

前年的香蕉一斤多少,你知道嗎

十月,二十一塊

十一月,二十八塊半

我滿腦子都在記這些有的沒的

說白了。

她的“自我”完全缺失了。

而女兒呢?

她是被出身底層的現實所困:

毫無疑問,她是叛逆的,從衣着到言行我們都能看得出來,她極力於尋找自由。

她幻想着去伊豆旅行。

腦子裡浮現的,卻是大海邊,自由的海浪聲。

可現實給不了她想要的。

她擔心自己的一生會被一直關在這個小地方,直到死去的那一天。

但。

就像阿城曾經說過的一段話:

與自我頹喪的林國欽不同的是,片中的兩位女性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力量和反抗。

她們分別離開了家。

一個是出軌跟尊重自己的人走了,一個是去從事別人看不上的“舞娘”。

雖然說是沒有什麼選擇的結果。

可同時,這樣的行爲,不但與男主的自怨自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擊毀那傳統的男性氣概。

而這。

大概也是這部電影想表達的價值觀。

03

但可惜的是,正如前面所說,很多人並不喜歡這樣的作品,目前豆瓣甚至只有6.1分,在所有的金馬獎最佳影片裡,排名倒數第二。

這當然有導演能力的原因。

老實說,雖然影片表達還算清晰,主演的演技都還不錯,可野心太大,以至於顯得太過貪心。

比如說鴿子的寓意。

它不但是在說兒子的失蹤,同時,電影還借一個大陸人的嘴,講了兩岸關係中民衆的立場:

戰鬥機飛錯邊,就被打掉了

可鴿子不會

鴿子都懂得交流的

而這樣明確且生硬的寓意一多,就容易造成主線的渙散。

這也是很多人觀感不佳的原因。

但除了技術上的生澀之外,很多人的不滿,最主要其實是來自男主的設置。

簡單來說,讓人“厭惡”。

因爲它所代表的,是我們常見的,東亞男性的大家長視角。

男主在家裡是個說一不二的人,其他人從妻子到女兒,對他的決定也只能“唯命是從”,他與傳統大家長一樣,有且只有對自己的長輩客氣一點。

有這麼一個情節。

當男主沉迷於賽鴿,妻子唯唯諾諾地說了這麼一句話:

我拜託你好不好

不要再賭了

我們家快被這些鴿子吃垮了

隨即,一盆冷水潑向了她。

沒有一點猶疑。

沒錯,這體現的的確是男主的無能狂怒狀態,但問題是,片中大部分鏡頭對準的都是男主,我們看到他傷心,看到他痛苦,於是對很多人來說,這樣的情節似乎就是爲了男主而服務的:表示女性本就是供男性發泄的容器。

妥妥的男凝視角。

可爲什麼這樣?

是導演不知道嗎?或者是他的侷限?恐怕都未必,要知道他的上一部《川流之島》,還被很多人誇是一部從女性視角出發的影片。

所以Sir覺得。

大概率,導演並不想讓你“同情”主角。

不知你發現沒有,這樣一部講述底層生存狀態的電影,給人的感覺,卻一直沒有什麼現實感。

比如鏡頭。

你會常常見到空曠的遠景構圖。

人物在畫面裡如此渺小,這讓觀衆成爲了一個旁觀者,而非很多電影試圖做到的參與者角色。

或者情節。

就拿最後那段砍人的戲來說,畫面呈現的是一個個人追逐廝殺,重點人物在鏡頭前誇張地長久佇立。

這其實是動作片的拍法,而非現實題材影片。

說到底。

導演想要的效果,是觀衆的“冷眼旁觀”,而非“共情代入”,就像他明明可以拍一個“不要相信賭鬼”的故事,引發人們共情,明明可以拍成兒子失蹤的懸疑片,讓觀衆代入,但最終還是做出了這樣冷靜的選擇。

這其實與當下的電影潮流相悖,也導致了最終的口碑失利。

當然,Sir並不是在此爲它叫屈。

畢竟它的問題確實不少,而且當它選擇了這樣大膽的方向,就註定了觀衆的接受度不會太高,一如許鞍華們選擇本片爲最佳影片,也註定了會被質疑。

但與此同時。

Sir想說的是,至少它沒有大多數評論說的那麼一無是處。

畢竟並不是所有電影都要“投其所好”。

也不是所有角色都要讓你喜歡。

我們從這個故事中看到自己,映照現實,有時候,就已足夠。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Joh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