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有效路徑思考 | 封面專題

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博士後,副教授羅玉輝

包括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在內的金融機構必須通過創新思維和管理模式的優化,更加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地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進一步釋放了要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信號。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隨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爲社會關注焦點,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的進程進一步提速,並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潛力。在此背景下,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金融高效賦能新質生產力,成爲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務。因此,包括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在內的金融機構必須通過創新思維和管理模式的優化,更加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地助推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助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一方面,金融系統通過構建完善的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資本市場體系,爲科創企業開闢了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另一方面,在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企業往往會面臨短期或臨時資金缺口,如原材料採購、工資支付、稅費繳納等。對此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憑藉其專業的授信評估手段和經驗,通過提供短期貸款、貼現、短期回購、信託貸款、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爲企業提供個性化的融資方案,及時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緩解其短期資金壓力。同時,金融系統需要營造一個穩定、高效的融資環境,通過資金價格信號、合規抵押品要求、信息優勢等機制,引導創新要素資源精準對接與高效流動,從而實現資源在新質生產力領域的優化配置,促進技術、人才等關鍵創新要素的匯聚與深度融合,爲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提供了肥沃土壤。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金融產品業態

隨着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傳統金融服務模式已經不能適應以科技創新爲引領的經濟增長模式。金融機構必須擺脫傳統思維的束縛,優化金融產品體系。特別是,傳統金融機構需要提升運營風險的能力,扭轉過度的風險規避慣性,親近小微初創企業。首先,金融機構必須提升對創新企業的個性化服務能力,激發產品創新動力,確保所提供的金融服務能夠精準契合科技創新企業的具體需求及其所處的發展階段。通過深入研究不同領域、不同成長階段科技企業的特點,金融機構可以定製化設計金融產品,如推出針對初創企業的“弱擔保、弱抵押”信貸產品,以及針對成長期企業的“股權與債權融合、投資與融資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滿足企業從初創到成熟全生命週期的融資需求。

其次,金融機構應加強與具有投資功能的子公司及外部金融資本的協同聯動,共同構建科技金融生態體系。通過設立創投基金或參與政府產投基金,金融機構不僅能夠爲硬科技、高成長的科創企業提供更加充足的資金支持,還能爲企業提供戰略規劃、資源整合、市場對接等增值服務,助力企業加速成長。

同時,金融機構還應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戰略指導,創新產品業態,拉長信貸週期,適時評估和展期到期債務,突破傳統信貸模式約束,引導各類創投基金、產業基金在募資、投資環節將金融資本向科技創新型企業聚合。爲新質生產力培育提供包括貸款、股權投資、債券融資、科技租賃等在內的多層次、弱抵押、長週期、靈性強、全方位、接力式金融服務。

此外,保險金融機構應緊跟金融科技前沿技術的演進步伐,並借鑑國內外數字化轉型的成功案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開發集成化的指標管理體系。依託強大的智能分析與配置能力,深入剖析客戶羣體的需求特性、風險承受偏好及市場動態,進而結合機構自身實際條件與地域特色,精準優化產品設計與定價策略,通過提供保險合約分攤部分企業經營風險,強化營銷與銷售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在此基礎上,構建並完善一套貫穿科技企業研發、製造、銷售全鏈條的科技保險產品與服務體系,通過風險減量管理策略,有效響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以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科技創新道路上的獨特需求,確保業務運營能夠實現高效的分析評估與持續優化,從而打造出精細化、個性化金融產品......

付費¥5

閱讀全文

來源丨《清華金融評論》2024年9月刊總第130期

編輯丨周茗一

責編丨蘭銀帆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

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