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銳觀察|"先享後付"是"餡餅"還是"陷阱"?

誘導簽約,強制扣款,多家美容機構“先享後付”消費模式被曝光。利用灰色地帶,繞開預付行業監管,看上去很美的“先享後付”卻藏着陷阱。

這裡隱藏着授權支付平臺信用體系和強制扣款的協議,消費者很難察覺,也沒有專業的查看合同的能力。一旦簽約,糾紛發生時,只能求助商家從後臺解約,若商家拒絕,款項只能持續強制扣除,直至扣完爲止。

這有點像信用卡分期、或者信用貸款,但性質又不完全一樣,這就使得“先享後付”容易鑽了監管的空子。不過,今年7月起施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也做出了專門的規定。明確經營者應當與消費者訂立書面合同,同時規定經營者出現重大經營風險,應當停止收取預付款。

也有專家就提出,建立起相關市場主體的市場準入制度,同時要求其繳納一筆保障金作爲履約擔保,都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同“刷單炒信”、“大數據殺熟”、自動續費、強制搭售一樣,“先享後付”也是新領域裡面的新問題,在包容消費新場景、新模式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完善的監管體系,防止出現商家跑路,消費者投訴無門的情況。

而對我們消費者來說,避坑其實不難,量力而行、理性辦卡,不被那些所謂優惠迷惑。

編輯: 趙歆

責編: 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