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院看世界-富國2021、中所得2022、窮國2024 疫苗分配不均 考驗全球抗疫韌性

已開發國家狂買疫苗,控制疫情固然是最直接考量,背後關鍵仍與經濟脫離不了關係,復甦腳步快慢將取決於疫苗接種與病毒變化誰快、誰慢。圖/路透

面對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要想終結疫情、回覆往日生活,就只能期待疫苗在抗疫戰爭下半場發揮效用,及早跨過所謂的羣體免疫門檻。已開發國家狂買疫苗,控制疫情固然是最直接考量,背後關鍵仍與經濟脫離不了關係,復甦腳步快慢將取決於疫苗接種與病毒變化誰快、誰慢。

IMF對此樂觀假設,已開發國家與少數新興經濟體應可於2021年夏季大規模接種疫苗,而其餘大部分國家則有機會在2022上半年完成施打,2022年底前有望免除病毒威脅。治療COVID-19藥物有效性,也希望能在近2年內取得突破性進展,以縮短髮病時間、減緩症狀嚴重性及降低病患死亡率

依照這樣的進度,配合各國政府積極推動擴張性財政政策,間接帶動民間消費與投資、拉擡就業市場回溫,將從2021下半年開始逐漸反映強勁回彈力道。惟各國經濟前景差異仍大,在已開發國家中IMF較看好美國、日本復原速度,但歐元區、英國則存有較大變數,並下調經濟成長率預估

然而,「富國2021、中所得2022、窮國2024」的排序,除了凸顯疫苗分配竟與貧富差異掛鉤的不合理現象,更無助於全球疫情的終結,

疫情拉長也不利金融市場穩定

國際商會(ICC)研究報告指出,倘若疫苗分配不均未能改善,全球經濟損失最嚴重將達9.2兆美元之譜,且近半數還是由已開發國家承擔。

IMF更警告,如果疫苗無法儘早廣泛投入,各國政府又未能適時提供奧援,破產風險與後續的債務問題波及金融市場穩定。現階段雖受惠於寬鬆貨幣政策與低利率環境,企業端暫時獲得喘息,但隨着疫情拉長,勢必加重所承受的流動性壓力。企業爲填補資金缺口只能借款因應,但如此一來債務負擔越發沉重,乃至於衍生償付問題,必須向金融機構協商債務重組,以免違約情事發生。

對於銀行機構而言,因應首波疫情的紓困措施,可能讓少數信用欠佳客戶取得融資,加上呆帳法規的鬆綁,各界不免擔憂背後所隱藏的道德風險資產品質惡化問題。儘管目前全球銀行體系資本尚稱充裕,但低利率已嚴重壓縮銀行獲利空間,若疫情拉長,企業或家庭債務違約比率恐隨之攀升,勢必挑戰各銀行如何維持資本適足率水準。實際上IMF曾對此進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COVID-19確實會拉低銀行資本適足率,削弱銀行體系的風險承擔能力,且在最保守的情境假設下,全球約8.3%的銀行資產將無法滿足資本適足率之最低要求。

惟面對疫苗分配不均、疫情可能拉長的情境,仍應料敵從寬,據以評估我國邊境開放,以及防堵與管控的嚴格程度。此外,尤須關注重災產業,例如旅遊觀光,以及依賴面對面接觸的服務業,現有財務狀況、未來營收預估可否支撐到羣體免疫階段。這不僅攸關紓困政策如何延續,也是授信機構亟需瞭解之課題,俾利儘早就潛在問題客戶研擬對策,避免屆時違約損及資產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