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節流措施遭工會抵制 臺船呼籲攜手共度難關
自2008年金融風暴發以來,全球手持訂單有1艘1000噸以上新船業務的「活躍船廠」自2009年的934家縮減至目前281家,預計2022年以後可能僅剩64家,臺船是約7%能存活的船廠,但是公司實施開源節流措施,勞資關係近年變得緊張,這次因端午節獎金爆發,基隆、高雄兩地工會20日中午發動靜坐抗議活動,資方呼籲勞資雙方能攜手共同面對各項執行改善方案,讓臺船渡過危機。
臺船資方指出,以往臺船的商船業務佔整體營業額高達90%以上,因爲商船造船市場不景氣,近年來之經營極爲艱辛,除須以低於成本的價格搶單以保留產業(含協力商)元氣外,更要承受船東拖延交船之干擾。高雄廠區接連遭遇103年的331風災及105年的莫蘭蒂颱風,造成大吊車、建造中船舶及生產場地等毀損,導致產能降低及生產線延遲的骨牌現象,截至目前爲止仍努力復原中;另基隆廠因人員老化、包商流失及工程推展不順等問題,導致長期處於虧損狀態,亟待加速轉型,徹底改善體質纔可能扭轉無法盈餘的窘境。
全球造船市場迄今未有明顯復甦跡象,同時面對韓國和中國等主要造船國的激烈價格競爭,公司營運於105年開始出現虧損。惟公司於同年洞悉市場趨勢,配合政府「國艦國造」與「離岸風電」政策,積極轉型爲三大事業方向,調整人力並規劃新興產線,也辦理減資以彌補虧損、增資以充實轉型所需之營運資金,皆是本公司面對嚴峻挑戰下之努力作爲。
對內之推動之改善包含自106年啓動之開源節流,及提升生產力10%之EP10方案,更於今年組成戰鬥內閣、訂立「109年度營運改善方案」,由一級主管親自帶領推動與執行,希冀在經營團隊帶領下,藉由各項措施,提升生產效率、控制成本、開源節流、改善基隆廠…等,以擺脫目前虧損狀況,達成轉虧爲盈之目標。
然而,在航運景氣波動及國際造船業版圖變動影響下,已屆百年之臺船基隆廠,雖歷經多次轉型研究與改造,仍持續虧損,吞噬高雄廠獲利,成爲本公司營運的沉重負擔。在今年3月召開之董事會針對公司營運提出多項建議,其中包含大幅改造基隆廠…等。
公司深入檢討基隆廠現況,提出改造計劃,如成本高的業務移轉至高雄、積極活化廠外閒置資產、塗裝及修船業務與海軍合作、開闢潛艦園區…等各項改造計劃均積極規劃推動中。
今年營運受全球航運及造船不景氣,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營運更加艱困。公司已連續四年虧損,若今年不能轉正,會面臨上市公司連續五年虧損之狀況,將導致資金調度之危機。
在如此嚴峻之營運考驗下,爲體恤同仁積極配合公司轉型,全力投入離岸風電、國艦國造及商船本業等多角化轉型經營之付出及努力,仍擬於今年端午節酌發每人3000元端午節金,惟工會要求維持五千元,進而引發抗爭活動,資方表示雖然工會認爲太少,但在如此艱困條件下還發放節金,已有民股股東表示反對發放甚至也揚言抗議,惟公司希望此次酌發除了有助於激勵並提升員工士氣,亦讓同仁認同公司的做法並感受公司的用心。
希冀在公司持續強化推動改革之決心下,同仁能共體時艱,徹底改善營運模式、基隆廠長期虧損、人事制度與薪資結構…等問題,勞資雙方能攜手共同面對各項執行改善方案,讓臺船渡過危機,守住臺灣造船業的元氣,亦保住員工家庭生計,共創雙贏,順利達成政府賦予臺船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