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謁連橫墓園 尋臺灣那一代文人情懷
2024年2月27日,連橫《臺灣通史》(譯註本)簡體版新書發佈會在北京舉辦。(中新網)
臺灣新北泰山的溝仔墘老街,曾是臺北往返林口、新莊的必經之道。溝仔墘,意指小溪邊。溪岸高處的後山公園上,一條隱秘曲徑通往臺灣史學故儒連橫的墓園。
連橫,字雅堂,1878年生於臺南。他如今更爲公衆所知的身份是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祖父,但在百餘年前的1920年,其所着《臺灣通史》分三冊印刷出版,於日據時代的臺灣史學界蔚爲轟動。
這一文言紀傳體通史,首次完整記敘臺灣從隋代至1895年被日本竊據期間1290年的歷史,以確鑿史實論證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2021年3月起,由連家後代委託,兩岸研究機構及出版企業組織大陸、臺灣的20餘位學者,歷時三年完成《臺灣通史》白話文譯註工作。今年2月7日,該書的其中一套繁體版本在臺灣上市,連戰夫婦攜子女出席發表會;20天后,簡體版本新書發佈會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臺灣廳舉行。
連橫一生心繫歷史、投效國家,頻繁往來兩岸,後定居上海。《臺灣通史》的出版是他爲當時兩岸文化界熟悉的開端。1936年,連橫因肝病在上海逝世。88年後,其代表作再次跨越海峽。
●生前至盼「青山青史各千年」
中新社記者近日在新北市探訪連橫墓園,泰山鄉親並不熟悉這位歷史人物。「我只知道陳誠(臺行政當局前負責人)原來的墓園在附近。」面對記者尋路,在溝仔墘生活幾十年的金女士說,周圍知道連橫墓的人屈指可數。
爬至後山公園山頂,終得見泰山區第一公墓聚善堂,住在山上的楊女士指着遠處:「最後面那個最大的、圍起來的就是連雅堂墓。」
位於臺灣新北市後山公園的連橫墓園。(中新網)
3月正值臺灣北部雨季,公園內草木繁茂。連橫墓園大體方向坐南朝北,碑上寫着「連雅堂先生暨德配沈夫人之墓」,落款處是「賈景德(臺『考試院』前院長)敬題,男震東(全名連震東,連橫之子)立石」,後方的墓誌碑文刻有彼時臺當局領導人的「褒揚令」全文。
墓碑前方有小徑,周遭植物錯落有致,外圍矮牆的北面入口豎起兩扇醒目的紅色鐵門,中間掛着一把生鏽的老鎖。山下的溝仔墘老街早已不是臺北、新北市民的通勤要道;由墓園遠眺,車水馬龍的中山高架連接起了今天的「雙北」。
互聯網上關於連橫墓園的記述並不詳細。公開報道僅稱,臺灣光復後的1946年,10歲長孫連戰着素衣白袍,捧先祖父靈骨由重慶返臺。靈骨先是奉於連橫禪友本圓法師住持的觀音山凌雲禪寺內;1954年,連府於臺北縣(現新北市)同屬觀音山山脈的泰山鄉修墓。
至於選址於此的原因,連震東先生文教基金會的一段文字解釋,連橫生前有着「青山青史各千年」的期盼;觀音山可俯瞰淡水河,青山永在、綠水長流,其宿願終於實現。
●用人生閱歷論證其史觀
1911年,連橫得知辛亥革命成功,心情雀躍。他遂經日本抵達上海,歷遊南京、蘇州、杭州、武昌、北京等地,還參與了東北地區兩份報紙的創辦。1926年,連橫一度舉家遷往杭州,後因戰事返臺。但在西湖畔,他念茲在茲「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
20世紀30年代初,連橫舉薦連震東赴大陸工作,並告之「要求臺灣光復,就需先建設祖國」;至1936年,連戰生於西安。
如今在大陸,不難從一些故居、舊址找見連橫的蹤跡。在北京,距離人民大會堂不遠的前門臺灣會館,曾是清代臺灣學子赴京趕考的棲身之所,如今兼具博物館和兩岸民間交流功能,館內保留連橫當年「聲請回復國籍」的原始文件複製本,他所居住過的「晉江邑館」牌匾也在此展示。
位於北京前門的臺灣會館保留着連橫當年「聲請回復國籍」的原始文件複製本。圖爲臺灣會館內景。(中新網)
連家的祖籍地福建則於2014年設立連橫文化研究院,收藏其諸多版本的生平著作。2018年連橫誕辰140週年時,研究院還與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合辦研討會,並豎起紀念銅像。
福建漳州馬崎社連氏宗祠。(中新網)
而在島內,與連橫乃至連家有關的地方更是分佈南北:臺南在1977年追立的「連雅堂先生銅像」,至今仍矗於市立圖書館旁;臺北「二二八」和平公園內,其銅像與鄭成功、劉銘傳、丘逢甲等人銅像分立四座涼亭中;臺北車站旁,前身爲鯤溟會館的蘭庭旅社也記載着連橫在此寫作《臺灣通史》的經歷,旅社翻新後還以此廣而告之。
「洪維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爲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臺灣通史》的序言過去長時間入選臺灣的中學語文教材。參與白話文譯註工作的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主任張昆將對中新社記者說,連橫是在用他的人生閱歷論證其堅定的歷史觀——臺灣與大陸密不可分。
對曾祖著作如數家珍的連震東先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連惠心說,《臺灣通史》譯註項目是將曾祖父的文化精神永續傳承,希望兩岸可以賡續溝通交流。負責其中一個譯註版本在臺發行的南天書局負責人魏志賓對記者說,我們希望年輕人能從理解歷史的過程中產生思考,從兩岸的交流中找到共識。
「那一代知識分子普遍有強烈的祖國情懷」
在福州著名譜牒研究學者林偉功家裡,林偉功向記者展示他發現的連橫主撰的12篇福州新聞。這12篇新聞分別刊載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十一月初一和十一日的《鷺江報》上。(中新網)
1908年,連橫着手寫作《臺灣通史》,歷經十餘年得以完成。
「連橫先生在日據時期撰寫《臺灣通史》,非常了不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臺灣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鵬在簡體版新書發佈會上說,連橫著書的目的,是用無可辯駁的歷史文獻證明臺灣是中國的,臺灣人是有中國情懷和民族精神的。
在張昆將看來,連橫是那一代人的代表人物。包括被譽爲「臺灣新文學之父」的賴和、臺灣鄉土文學的奠基人鍾理和、作家吳濁流、反殖民運動領袖蔣渭水等人,那一代臺灣知識分子普遍有明確的祖國意識和情懷。
「《臺灣通史》是一部緊密與中國史連結的史書。譯註的過程中,我能進一步感受到連先生這種強烈的情感。」張昆將表示,臺灣後來的一些人強調這些知識分子思想中所謂「臺灣意識」,是充滿着偏私的,他們是在刻意忽略其中的祖國情懷。換言之,日據時期臺灣知識分子的身份認同是源自身爲中國人的文化意識。《臺灣通史》白話文譯註現在出版,最大價值在於能回正已逐漸失衡的「臺灣史觀」。
連橫的一生經歷清朝末年和日據時期的臺灣。張昆將提到,連橫曾在一篇告慰前人的文章落款「臺灣遺民」。「『遺民』是連先生祖國情懷的表達,他不承認日據時期的政府,相信臺灣終究會重回中華之光。」
去年12月,臺北高中語文教師區桂芝痛批臺灣新課綱「去中國化」的視頻走紅兩岸互聯網,話題熱度延續至今。區老師曾撰寫文章抨擊新課綱刪除《臺灣通史》序言等文言課文,認爲這根本是「犯下萬死莫辭的罪行」。
2013年10月22日,《<臺灣通史>第一版影印本》在北京出版發行,並在臺灣會館舉行出版座談會。(中新網)
連惠心認爲,「去中」課綱導致臺灣年輕一代的認同缺失,長此以往將與真實的臺灣歷史脫離。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原主任、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徐泓對記者說,值此臺灣人面臨歷史文化認同危機之時,重讀《臺灣通史》意義至爲重大。連雅堂寫作《臺灣通史》的主旨是發揚民族精神,闡發「民爲邦本」之義。所以,舉凡開發臺灣篳路藍縷之功,抵抗異族犧牲奮鬥之烈,及有關民生之豐嗇、民德隆污與禮樂兵刑之制,均詳加論列,並以經世致用的精神貫穿全書。
徐泓表示,雅堂先生說史者爲致用之學,書中所記既非浮光掠影之論,亦非堆積史料而已,而是要於前言往行中找出「何事可法、何事當鑑」。
「我們這一代都讀過《臺灣通史》序言,多少知道連橫。但現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知道他的很少。」張昆將指,把這本書翻譯成白話文並製作成影音、動漫,能有助吸引年輕人瞭解歷史。
2021年12月18日,由閩臺歷史文化研究院和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共同主辦的《臺灣通史》白話文轉譯項目告竣儀式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中新網)
離開連橫墓園,下山途經溝仔墘老街的下泰山岩宮廟,一位志願者告訴記者,每年春節和清明前後,連家後人都會上山整理雜草、拜謁先祖;區公所也會定期舉辦面向公衆的祭拜活動。楊女士還透露,日前在新聞裡看到《臺灣通史》白話文譯註的出版,之後就有不少媒體記者來墓園尋訪。
(本文來源:中新社「東西問」專欄,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