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從寶林茶室食安新聞 看媒體應如何與科學家合作?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至今仍有不少報導。仔細觀察這些報導,會發現與以往食安事件不同,後續新聞在事件發展的時序中,多未偏離事實。然而其中聳動、駭人聽聞的內容也不少。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年3月下旬發生的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至今仍有不少報導。仔細觀察這些報導,會發現與以往食安事件不同,後續新聞在事件發展的時序中,多未偏離事實。然而其中聳動、駭人聽聞的內容也不少。
首先回顧一下相關報導。臺北市衛生局在3月26日發佈新聞稿表示收到通報:臺北市某間百貨公司裡的寶林茶室餐廳,傳出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當時還未驗出致病原因,但因爲一星期內已通報六例,且一人死亡,媒體熱度持續升溫,衛生局第一時間派員接受採訪並說明案件。
27日衛生局召開記者會,表示累計兩例死亡,患者總數增至八例,且送醫後發現重症患者都出現器官衰竭和敗血性休克等症狀,這些患者都曾到寶林茶室用餐、都點了炒粿條和河粉;衛生局說明這次事件很不尋常,因爲檢驗患者體內多項常引發食物中毒的細菌,包括沙門氏菌、痢疾桿菌、困難腸梭菌等,結果都是陰性。
28日,臺北市政府先召開記者會說明案件處理進度,呼籲民衆若有類似症狀,應積極就醫。同天晚間,衛生福利部召開記者會,確認致病物質爲「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其後擔心譯名有誤導之嫌,統一改爲「邦克列酸」。28日後,媒體報導中多位專家不約而同呼籲民衆不要恐慌。這些新聞因爲有相關當局和專家即刻說明,內容中肯切實,爲民衆即時提供必要的資訊。
但若換個方向搜尋新聞,會發現有不少媒體也是引述專家說法,卻誤稱「臺灣過去在鳳梨果核、腐敗杏鮑菇中發現米酵菌酸」,更有媒體描述它是「呼吸毒」,或強調「比砒霜還毒」,助長人人自危的社會氛圍。甚至新聞直接引用專家的自媒體影片,指出「砧板上產毒的可能性最大」。關於邦克列酸的已知科學證據究竟是什麼?
邦克列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產生,在臺灣,研究這類細菌的科學家很多,但大多專精蝴蝶蘭的檢測。臺灣科技媒體中心(SMC)生醫專案主任鄒硯芳,於29日找到臺灣專門研究唐菖蒲伯克氏菌代謝物的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教授孟孟孝,接著於4月1日發佈相關說明。
唐菖蒲伯克氏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能夠與各種動植物共生,可能保護或危害宿主。這類細菌的特點是基因組龐大,能夠合成多種代謝物質,例如抗生素和毒素,但只有約15%的唐菖蒲伯克氏菌有能力合成邦克列酸。
這類細菌在環境中並不罕見,但只要食物保存得宜,即使吃到少量細菌而非毒素,並不會罹病。關鍵是如何抑制細菌合成毒素的能力。孟孟孝提到,低溫、高鹽度以及醋酸環境都能有效抑制毒素生成;保存食物的方式,乾式優於溼式、低溫優於常溫。避免讓該菌生存在最適合產生毒素的條件下,除此之外,不需過度擔憂。
儘管十多家媒體報導了孟孟孝的說明,但這些專業資訊仍容易淹沒在每日數百則相關新聞的汪洋中。若非細密分析關於事件的每一則報導,大衆可能僅接觸到單日或單則新聞,而當新聞品質良莠不齊,若未慎選來源,大衆瞭解事件的角度可能全憑運氣。
突發事件中,記者與科學家要能即時合作,才能爲大衆提供當下最適合的資訊。科學家與記者有一個最大共通點,就是探究真實。只是兩者的方法、目的、時間感、使用的語言以及面對的受衆都不相同,這些不同之處幾乎掩蓋了這兩種專業所望向的目標其實是相同的。於是觀察並理解媒體、學着與其合作是SMC最核心的工作之一。
媒體速度快、內容多元,養成新聞專業絕非一朝一夕。但媒體報導科學時,最常遭指責危言聳聽、誇大、過度簡化或錯誤解讀。雖然常有人說「小時不讀書、長大做記者」,但這幾年SMC密切與記者合作發現,實事求是的記者所在多有,雖然承受極大的時間壓力,也不願傳遞不正確的資訊。
新聞必定要在第一時間提供大衆資訊,身爲閱聽者,也許先別對新聞媒體失去信心,請嘗試鑑別報導中引用科學證據的質與量,並支持那些堅守專業的新聞工作者。
(本文出自2024.05.01《科學人》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