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軟硬兩手推融合 觀光開放難一步到位
學者分析,大陸今年對臺仍會延續軟硬兩手,並強化福建對臺的融合發展工作。 圖爲2024年的海峽論壇。(中新社)
2024年兩岸關係波動不斷,大陸對臺持續「軟硬兼施」。學者分析,北京仍會對臺持續推進各項交流活動,臺灣如何因應陸方的「熱絡」態度,將是影響2025年兩岸關係的主要因素,但執政黨仍希望在穩定的兩岸關係上取得優勢,應不至於採取激進做法惡化雙邊關係。
歷經0214金廈海域快艇翻覆、金門釣客滯留大陸及澎湖漁船大進滿88號人船遭扣留等事件,以及賴清德總統520就職以來,共軍在臺海發動兩次「聯合利劍」軍演,2024年的兩岸關係雖波動不斷,但大陸對臺仍持續推進「兩岸融合」的各項舉措,展現出硬的一面,也有軟的一面。
政大國關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峰向本報表示,目前兩岸關係處在相對僵持的狀態,但目前看起來大陸在推動兩岸交流上態度積極,臺灣對此則是「冷處理」。因此,影響2025年兩岸關係的因素,主要還是決定於臺灣如何因應大陸相對熱絡的態度,臺海周邊區域局勢的變化反而是次要因素。
2026年臺灣將進入地方選舉年,執政黨有否可能提前佈局,在兩岸關係採激進做法?對此,曾偉峰直言,惡化兩岸關係對執政黨不利,當前其主要目標還是希望在穩定的兩岸關係上取得優勢,證明自己執政可以因應大陸的「軟硬兼施」,又不會在兩岸之間造成太多糾紛,而執政黨仍在其中尋找平衡點。
談及大陸未來可能推進兩岸交流的舉措,曾偉峰指出,北京仍會持續推進在福建的「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及各項交流活動,除開放大陸團客來臺的選項外,還有可能單方面宣佈開放陸生來臺,並持續制定經濟惠臺、吸引臺灣投資者的相關措施,但仍侷限在經濟、社會融合方面,而不會進入政治交流的部分。
上海擬推動居民赴臺團隊遊,是否代表農曆年前大陸可能完全開放團客來臺?曾偉峰分析,此次上海釋出的開放訊號或是一個試探性的拋球動作,後續仍要看民進黨政府的態度與民間反應,加上大陸內部也需要觀光旅遊,若臺灣並未完全開放遊客赴陸,恐怕大陸全面開放的時間不會很快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