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蓮專欄》追憶張旭成與張春男

追念張旭成和張春男在漫長艱辛的過往,各憑本事和良知,爲愛臺灣而努力。希望當權享受執政紅利的民進黨公職人員,勿忘「前人種樹,後人乘蔭」的感恩倫理。圖爲前副總統呂秀蓮。(趙雙傑攝)

年輕的一代,包括現今當權的民進黨領導諸君對於張旭成和張春男這兩位前輩大概很陌生,至少不清楚他們在臺灣的民主與現代化過程中做過的努力。兩位都是我在臺灣披荊斬棘的艱困歷程中的同志好友,最近半年內他們先後溘然離世,雖享嵩壽,於我卻十分哀慼。

張旭成是嘉義水上鄉出身的才子,臺大三年級就考上外交官特考,留學美國獲得國際政治學博士,並在賓州大學主持亞洲研究中心,他的夫人張林秀菊女士也在圖書館系任教。張旭成頗受美國政府及學術界重視,經常應邀發表演講,更在國際媒體發表讜論。1979年高雄事件爆發,臺灣的一代民主鬥士全被國民黨政府逮捕,旅居國外的愛臺學者宣佈成立「北美洲臺灣人教授學會」,張旭成是其中積極奔走營救的一位,1986年我出獄並獲准出國,在美東夏令營相識。1991年我們進入立法院外交委員會,成爲並肩作戰的全職外交立委。

張春男是彰化員林人,國民黨威權時期他就以無黨籍身分對抗國民黨並當選國大代表,經常發出鏗鏘之言,印象殊深。1978年秋,我放棄哈佛獎學金返臺參選國大代表,想利用選舉的「民主假期」向社會大衆提醒「美臺將斷交」的危機。當時施明德出獄不久,他向黨外大老黃信介獻策,因而組成「黨外候選人助選團」,由黨外「唯一」終身職的立委黃信介邀請無黨籍的現任公職組團爲無黨籍候選人巡迴助選,一時之間無黨籍的仁人志士羣起參選,對國民黨造成空前壓力。那時我才認識張春男,他雖未留學,卻對我這個專程自美返臺的年輕女性特表注意。1978年12月16日,美中元首同時宣佈雙方將於1979年元旦建交,我在參選期間的預言成真,瞬間我變成黨外的焦點,但也成爲警總狩獵的第一人。

隨即選舉中止,已出錢出力的黨外候選人十分不滿,張春男就提議籌組「黨外候選人聯誼會」,因他已具國代身分,大家推他擔任會長,卻堅持要我擔任秘書長。在美麗島雜誌出刊前,事實上「黨外候選人聯誼會」挾着選舉餘威,在張春男足智多謀與我許多新點子的合作之下,半年間每月一次戶外集會,我們已將戒嚴體制衝出大破口。接着美麗島出刊,短短3、4個月間全島風起雲涌,組黨複選的態勢已直接威脅到國民黨政權,因而爆發美麗島事件。張春男在高雄事件當晚,臨時被施明德指派爲副總指揮,而我則是在羣衆熱情吶喊聲中臨時上臺演講20分鐘,最後被判12年,張被判4年有期徒刑。然而威權鎮壓卻助長民主發芽結果。

本文要講的重點故事在中國。

1982年鄧小平宣佈改革開放後,破例邀請三位旅居國外的臺籍教授訪問中國,其中之一是張旭成。他們當面向鄧小平講述臺灣人的心聲,隨後鄧小平也對臺灣展現「一國兩制,讓臺灣擁有軍隊」的善意,張旭成日後並未因見過鄧小平而改變他對臺灣的立場。

1986年張春男在神不知鬼不覺之下舉家由東京飛往北京,而且定居好幾年。北京因他國大代表的身分,讓他當上政協委員。黨外雖有人對他不以爲然,但卻無任何他違害臺灣的傳聞。然而北京終究是異鄉,不久他還是舉家回臺定居。他告訴我每當兩岸關係緊張時,他都憑良心善盡言責,爲臺灣說情講義,雖然民進黨把他當成異己。

寫本文的目的,除了追念兩位好友同志,在漫長艱辛的過往,各憑本事和良知,爲愛臺灣而努力。希望如今當權享受執政紅利的民進黨公職人員,在臺灣危急存亡的當下,能否問問自己除了選舉得勝,你們還可爲臺灣的安危禍福盡些心力,發揮更多創意?

至少請勿忘「前人種樹,後人乘蔭」的感恩倫理。

(作者爲前副總統)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