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迴歸以人爲本 破除“內卷式”競爭

(原標題:馬亮:迴歸以人爲本 破除“內卷式”競爭)

“內卷”一詞是近些年來社會流行的一個關鍵詞,不少人張口閉口都談到它,並將其同“躺平”相提並論。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門強調要治理內卷式競爭,足見其已成爲一個普遍現象和嚴重問題,應該引起足夠重視並加以有效解決。

內卷式競爭帶來多種問題

內卷式競爭滲透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帶來各種發展問題。在教育領域,一些家庭從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參與到白熱化的競爭中,圍繞考試成績和入學資格而展開激烈爭奪。雖然“雙減”政策不斷要求減輕學生負擔,但是績優主義的教育文化不破除,就難以扭轉教育的內卷化傾向。在經濟領域,很多行業陷入“價格戰”,企業爲了生存而不斷壓低價格。這導致企業利潤下滑,也帶來產品質量問題,使在位企業難以爲繼,也讓新進入企業發展無望。與此同時,讓勞動者權益也難以保障。少數中國企業在參與海外市場競爭時相互拆臺和惡性競爭,導致利潤下滑和訂單流失,並影響了中國的國際聲譽。在數字時代,國民經濟更多表現爲數字經濟特別是平臺經濟,而由此帶來的平臺壟斷、算法霸權與內卷式競爭的問題日益突出。以外賣、網約車、快遞、電子商務等數字經濟爲例,內卷式競爭造成勞動者權益保障問題突出,也使相關行業面臨可持續發展難題。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之間的內卷式競爭也值得注意,並對整個社會的內卷式競爭推波助瀾。爲了招商引資和發展經濟,地方政府陷入“逐底競爭”。無論是零地價還是減免稅費,或是各種高額補貼政策,都是一些地方政府常用的策略。這催生了企業圍繞政府補貼而轉移投資的怪現象,既帶來地方財政和公共利益的損失,也催生了大量空殼企業和殭屍企業。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問題捲土重來,使一些地方政府債臺高築,陷入難以逃脫的債務困境。

內卷式競爭的核心是競爭規則扭曲

內卷,泛指無序的競爭、無謂的重複勞動和毫無意義的內耗。這種競爭帶來的結果是人們毫無意義地高強度投入,每個人都被裹挾其中而難以逃脫,其結果是整個社會的多輸格局。市場經濟的前提條件是市場主體之間的自由公平競爭,由此帶來優勝劣汰,並推動經濟發展和創造社會福祉。這樣一種績優主義的制度安排和規則設計,可以激勵企業加快發展,也會帶來市場經濟的良性循環。內卷式競爭之所以出現,同市場的失靈與競爭規則的扭曲有很大關係。內卷式競爭意味着競爭內卷化,陷入不斷內卷的惡性循環而難以自拔。

以外賣騎手這一職業爲例,就反映出內卷式競爭背後的規則扭曲。外賣平臺設計了一套複雜和精密的算法,對外賣騎手進行行爲引導、動態監控和獎優罰劣。與此同時,外賣平臺會根據外賣騎手的跑單數量和速度而不斷“優化”算法,縮短時限和壓低單價,使外賣騎手出現過度勞累現象,交通安全問題也時有發生。可以看出,內卷式競爭是一種惡性循環,即每個人都在拼命努力,但是卻不會改變現狀,反而會使現狀進一步惡化。內卷式競爭讓身在其中的人難以逃脫,對其破除也無法從內部實現,而是需要藉助外部力量來加以衝破。對於個人、企業和地方政府而言,要想擺脫內卷式競爭,單靠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而是需要引入更多外力,特別是全面反思與系統重構競爭規則。

內卷的背後是社會權力結構的失衡與扭曲,而這同企業、個人怎樣參與競爭和政府如何放權讓利密不可分。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持續對外開放和放眼全球市場,通過減稅降費來讓企業和個人輕裝上陣,通過政府過緊日子來讓社會獲得更多,才能真正激發投資創業熱忱和社會消費活力。因此,破除內卷式競爭,一方面要在“做蛋糕”上做文章,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來捅破內卷的“天花板”;另一方面則要在“分蛋糕”上想辦法,使“蛋糕”能夠更加公平地分配,避免競爭陷入內卷。

破除內卷式競爭,需要重塑競爭規則

內卷式競爭的一些鮮明特徵,意味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需要刮骨療毒和自我革命,通過持續的制度變革和規則重塑來讓競爭迴歸到應有的狀態。人類學者項飆認爲,內卷是一種高度一體化、不允許失敗和不可退出的競爭。破除內卷式競爭,就要在競爭的同質化、可選擇性和可退出性等方面下功夫,而歸根結底是要重塑競爭規則。

首先,衡量競爭的成敗與勝負的標準不應是單一維度和同質化的,而應是千人千面、因人而異、多元化和動態性的。否則人人都要過獨木橋,就會帶來內卷式競爭。奧運會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有名目繁多的比賽項目,人們比拼的是各不相同的方面,而不是一條道走到黑。如果說有各不相同的賽道,不同人羣選擇不一樣的比賽,那麼每種比賽都可以決出勝負,而每個人也都可以各取所長和獨領風騷。但是,如果只有一種比賽和一個勝負標準,那麼所有人都捲入其中,這自然會帶來內卷式競爭。如果“一考定終身”,那麼每個學生都要圍着高考轉,也就必然出現內卷式競爭。如果只有體制內的“鐵飯碗”纔是成功的職業,那麼“考公考編熱”就無法降溫。如果只有價格說了算,那麼產品功能和服務質量就只能讓位。每個轄區的功能定位不同,理應按照不同標準對地方政府加以考覈評價。但是,不少地區對地方政府績效考覈是一把尺子量高低,過分注重工業、經濟、財政等指標,抹殺了各個轄區的功能定位,也使內卷式競爭不可避免。如何打造千人千面、千城千面、各美其美的多元世界,而不是千人一面和千城一面的一元社會,是破除內卷式競爭的關鍵所在。

其次,在競爭以外,要爲人們退出競爭提供出口和通道。內卷式競爭是一種集體現象,而非個體行爲。內卷式競爭的背後是觀念的落後和思想的遲滯不前,要想退出內卷式競爭,人們不僅需要和自己的思想觀念作鬥爭,也要突破自己的家庭、親戚、朋友、同學、同事等編織的社會網絡。人們能否跳出內卷式競爭,也同有多少可供選擇的其他賽道有很大關係。比如,爲換賽道的人提供可以間隔半年或一年的機會,使他們能夠和內卷式競爭說“不”。再如,提供更加靈活有效和有針對性的職業素質培訓,使他們可以有機會重新再來。當有其他更好的賽道可供選擇時,當人們有退出的自由時,內卷就不容易發生和持久,內卷式競爭也就不攻自破。

再次,要允許人們失敗和退出,爲他們的生計提供必要的基本保障,並兜住他們的生活底線。人們只有在無後顧之憂時,才能選擇嘗試和開拓。社會的最低工資標準和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不到位,才使人們無法擺脫內卷式競爭。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帶來的“機器換人”,未來會有大量人口面臨技術性失業,也特別需要關注全民基本收入這樣的制度設想。與此同時,也要破除性別歧視、學歷歧視、年齡歧視等赤裸裸的職場歧視,使人們可以公平參與競爭,而不是被毫無意義的出身和標籤分爲三六九等。

最後,內卷式競爭的背後是競爭的規則出了問題,也是規則的競爭得不到規範。因此,這意味着既需要對競爭規則加以重構,也需要理順規則之間的關係。“劣幣驅逐良幣”會帶來內卷式競爭,而這往往是由不守規則的不公平競爭導致的,也同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的政策執行不到位有關。比如,一些商家以遠低於正常水平的經營成本佔據市場,並使正常經營的企業無法生存而退出市場。與此同時,體制壁壘、地方保護等問題,也使不公平競爭變本加厲。政府要更加積極有爲地發揮市場監管作用,使市場競爭朝着公平有序的方向發展。

人們面臨多重規則,不同規則之間的競爭就像食物鏈,高階規則擠壓低階規則,帶來規則的失靈乃至崩潰。比如,企業面臨市場競爭的規則,卻不遵守勞動權益保障規則。再如,外賣騎手受到外賣平臺的算法規訓,卻對道路交通規則不管不顧。規則之間的關係得不到理順,規則之間相互齟齬,就會帶來競爭的無序和內卷。樹立各類規則不容挑戰的權威性,而不是被其他規則擠壓,才能使這些規則得到執行,並保護人們免受內卷式競爭的困擾。總而言之,競爭本身不是目的,內卷式競爭更不是社會追求的方向。要認識到競爭是一種手段,而人的全面發展、經濟的活力、社會的秩序纔是競爭要實現的目的。內卷式競爭是本末倒置,將競爭作爲目的並帶來內卷。歸根結底,要破除內卷式競爭,就要重塑競爭規則,使競爭迴歸到以人爲本的初衷本義。

(作者:馬亮,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