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俄國併吞克里米亞 意在解體北約
▲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駐克里米亞最後一座軍事基地。(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一名高級研究員近日發表評論,分析俄國出兵吞併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並非如俄國總統普丁所定義的只是要結合俄羅斯族,而是要引誘美國立下不干預的先例,從而在未來以一樣手法施加於北約旗下的波羅的海國家,戳破美國和他們之間的共同防禦承諾,進而解體北約。
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高級研究員詹姆士.羅賓斯(James S. Robbins)3月22日撰文《美國會與俄國開戰嗎?》(Would America Go to War with Russia?)刊載於《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t)期刊,分析克里米亞情勢。
文章寫道,美國總統歐巴馬已確定不會在烏克蘭辦一場「軍事遠足」(military excursion),如今就算俄國入侵烏克蘭扶植一個親俄政府,乃至瓜分或者併吞他,美國也都將無心且無力與俄國起衝突。
如果我們聯想1938年德國併吞奧地利、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的歷史,一如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曾經比喻過的,普丁是希特勒,歐巴馬是綏靖主義的英國前首相張伯倫(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那麼我們就得想到,德國步步進逼的領土擴張最後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波蘭的爆發。
今天,俄國在克里米亞的行動是以給俄羅斯人「恢復團結」(restoring unity)爲理由,而俄羅斯裔在烏克蘭還只佔17%的人口,愛沙尼亞佔到25%,假設一場反俄暴動在愛沙尼亞「自發的」(spontaneously)發生,美國要如何應對俄國再一次承擔起他對同胞的「保護責任」(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1939年爆發在波蘭走廊的戲碼會不會再一次重演?
假設這種情況出現,就像敘利亞內戰一樣,歐巴馬總統將會簡單的認爲愛沙尼亞失去一些東西並不值得美國動武,他將不會踩上紅線。而這意味的即是北約的終結,也是俄國大戰略的其中一個目標。文章最後說,所以我們該知道,普丁的棋局可不是在克里米亞就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