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敢生!民團批政府催生政策無效 應徹底改革育兒制度
婦女新知基金會5日與多個團體代表一同召開記者會,指出臺灣的生育率是世界倒數第一,育齡家長卻處於工時最長、休假最少的「時間貧窮」困境,呼籲相關單位應進行「六要二不可」的育嬰假改革,以及「四短二長」的職場友善生育措施。(黃世麒攝)
臺灣生育率世界吊車尾,政府應展開全面性的制度改革來打造性別平等的友善職場,育兒照顧相關休假制度也應徹底改革,並鼓勵爸爸共同育兒,實質減輕媽媽負擔。(李柏澔攝)
臺灣生育率吊車尾!根據統計,2020年臺灣新生兒僅16萬5000多名,然而3歲以下幼兒的母親勞動參與率爲73.84%,6歲以下幼兒母親勞動參與率75.1%,幼兒爸爸勞動參與率一直都接近100%,生育率世界倒數第一的同時,育齡家長卻處在工時最長、休假最少的臺灣,導致「沒人敢生」;民團表示,政府的發錢催生利多毫無效果,育兒制度改革纔是當務之急,夫妻平等育兒文化也才能真正落實。
婦女新知基金會、臺北市產業總工會、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等今(5)日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針對育兒制度進行改革。
根據衛生福利部《兒少生活狀況調查》發現,「沒時間陪小孩」是學齡前兒童家長在照顧與養育上最大的因擾,幼兒家長極需職場與家庭平衡的友善生育措施,緩解過勞工作又密集育兒的情況。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莊喬汝表示,根據調查,平均加班時數最長的正好是25到44歲這個年齡層,也就是所謂得育齡勞工年齡,但整體工時一直無法顯著下降,職場友善生育的相關假別也嚴重缺乏,請了假還要扣一堆薪水,現狀就是在懲罰每天努力平衡就業與生養的勞工父母。
「政府如果沒有決心有效改革,無論加碼各種津貼或發錢催生,都只會讓更多年輕勞工將生育排除在人生規劃之外。」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指出,立法院或行政部門傳出研擬將現行6個月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再延長,對該研議方向我們持反對意見,根據相關研究指出,女性離開職場時間越久,就越難回到職場二度就業,由於請育嬰假的絕大多數爲女性,爲了不影響女性職涯發展與經濟自主,除非夫妻兩人皆請滿6個月,纔可再各增加1個月的有薪育嬰假。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洪惠芬指出,現行制度設有投保薪資4萬5800元的天花板,導致薪資較高者的育兒津貼薪資替代率偏低,爲避免過度懲罰照顧幼兒的家長,應將目前投保薪資上限的4萬5800元改比照勞工職災保險的7萬2800元。
洪惠芬強調,面對少子化的困境,時間權益政策與托育服務應該雙軌並行,但是全臺灣並沒有任何一家真正的公立托育機制或機構,準公託品質與定價也難以掌握,政府應儘速着手全面整頓國內0-2歲的托育相關規範,建制真正的公共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