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等:信用利差降至低位,理財規模會否超預期下滑?

中新經緯8月7日電 題:信用利差降至低位,理財規模會否超預期下滑?

作者 明明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章立聰 中信證券資管與利率債首席分析師

楊宏宇 中信證券資管與利率債分析師

史雨潔 中信證券資管與利率債分析師

近日,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披露了《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4年上)》。整體來看,2024年上半年銀行理財市場呈現出穩健增長的態勢;下半年理財產品兌付收益率可能有所走低,但預計對理財規模增長的影響有限。

2024年上半年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理財規模較2023年底大幅增長1.72萬億元,達到28.52萬億元,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從運作模式看,開放式產品存續規模爲22.78萬億元,繼續佔據主導地位;封閉式理財產品存量5.74萬億元,規模佔比進一步上升,佔比達20%,特別是一年以上期限的產品規模佔比回升至67.87%。在風險收益方面,2024年上半年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率爲2.80%,環比、同比均有小幅降低;同時,槓桿率環比、同比均大幅下降,加槓桿情緒較弱。

銀行理財資產配置呈現幾個顯著的變化。首先,受保險公司協議存款和“手工補息”監管影響,存款佔比環比有所下滑,但絕對規模配置下滑較少,反映出理財對低波資產的需求依然剛性。其次,非標準化資產佔比在供給收縮的背景下持續下降。同時,信用債市場的高收益資產荒問題較爲明顯,導致信用債投資比例繼續下降。值得關注的是,公募基金佔比大幅增長1.5個百分點至3.6%,預計大多增配債券型基金。

當前市場比較擔憂的是,隨着國債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均已降至歷史低位,下半年理財產品收益率將面臨下滑壓力。特別是7月份新發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下限,顯著低於上半年到期產品的平均業績比較基準下限,也低於6月份到期產品的兌付收益率,這可能導致渠道端面臨較大壓力,進而導致理財規模超預期下滑。這種擔憂雖有其合理性,但實際影響應該可以控制在有限範圍內。一方面,新發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下限與上半年到期產品的總體平均兌付收益率之間的絕對差距並不大;另一方面,受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調的影響,理財產品的性價比依然較高,對投資者仍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目前來看,市場上存款和其它資管產品暫時無法替代理財產品的地位。

展望下半年,銀行理財市場仍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首先,經濟穩增長需要貨幣政策的持續寬鬆支持,銀行淨息差壓力持續存在,隨着存款利率的進一步下調,理財產品的性價比將更加凸顯。此外,理財子公司有下半年衝量發力的慣例,預計屆時理財規模有望衝擊31.5萬億元的關口,可能修復至2022年末贖回潮前的高點。(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張芷菡 實習生 劉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