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地震失雙腿上大學 媽媽做伴住“母女寢室”
8月28日,劉敏霞(化名)在母親的陪同下住進一間特殊的寢室。
劉敏霞(化名)正在整理牀鋪。
她
北川女孩劉敏霞,在汶川大地震中被埋三天三夜創造生命奇蹟,獲救後不幸失去雙腿。中考,她考出610多分的好成績;高中,她逐漸學會放手走路。
她
劉敏霞的媽媽,過去6年,一直陪在女兒身邊。爲了養家餬口,她曾在女兒學校的超市幹搬貨工。爲方便她照顧女兒,電子科大將爲她安排新的工作。
家
一週前,在一間24平方米的寢室裡,學校將原有的兩張牀擡走了一張,放下一張雙人牀。房間裡的蹲便器被改成了坐便器,衛生間安裝了熱水器。
8月28日,電子科技大學女生宿舍樓某幢一樓最裡間的宿舍,迎來了它未來四年的主人——曾經在汶川大地震中被埋了三天三夜、最後不幸失去雙腿的女孩劉敏霞(化名)。陪同劉敏霞一起來學校的,還有她的媽媽。
這是一間與衆不同的寢室:高低牀被改成了雙人牀,蹲便器被改成了坐便器,衛生間安裝了熱水器。這些改變,都是爲了迎接這位相對特殊的新同學。
一個月前尋求學校“幫幫我”
昨日,電子科技大學學生活動中心外,新同學陸續前來報到,四周一片鬧熱。計算機學院輔導員蘇豔芳卻守候在寢室樓外,等待着今年班裡最特殊的新同學劉敏霞。
一個月前,蘇豔芳接到一個電話,“我是即將入讀的新生,在汶川大地震中被掩埋70多個小時,獲救後失去了雙腿,生活上需要媽媽的幫助,不知道學校能否幫幫我?”電話那頭,女孩雖在求助但聲音很陽光。放下電話,蘇豔芳將女孩的情況向學院做了彙報。
一週前,在一間24平方米的寢室裡,學校將原有的兩張牀擡走了一張,放下一張雙人牀,保留了一個書桌牀。昨天,蹲便器安裝好了,熱水器也安裝好了,只等劉敏霞母女入住。
昨天有些疲憊但很興奮
下午兩點,蘇豔芳終於等到了這位創造了生命奇蹟的女孩。長髮及腰,皮膚白皙,黑色長褲、白色T恤,除了走路稍稍有些緩慢和吃力,臉上的笑容與其餘新生沒有不同。
早上7點就從老家北川出發,坐了7個小時的車到學校,劉敏霞有些疲憊,但很興奮。學校爲她開通了入學的“綠色通道”,不用再到報名點登記。
入住“母女寢室”後,媽媽立刻開始打掃、鋪牀。爲了方便她隨時照顧女兒,目前,電子科大正在協調安排她的工作。
7月,劉敏霞收到了電子科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女兒用優異的成績回報媽媽,媽媽卻在暗自抹淚,“這學校一放假超市關門,我沒有了工作,生活怎麼辦?”
“沒有關係,媽媽你沒上班,我來上。”劉敏霞英語成績很好,她給初中老師聯繫,問是否有學生願意補課。可媽媽擔心女兒太過勞累,只同意她每天上三節課。
於是,暑期這兩月,劉敏霞仍然堅持每天7點起牀,上午爲兩位學生補課,下午爲一位學生補課,講數學、講英語,晚上還要備課與批改作業。一天收拾完自己的事情已經十點,“幾十天下來真心體會到老師的辛苦”。
兩個月掙了2600多元錢,她鼓勵媽媽說,足夠這兩月的生活開支了。
來學校前,劉敏霞在新生QQ羣裡,知道了電子科大清水河校區很大很寬敞,知道了同學們來自天南海北。對未來的生活,她說:“有點興奮,但也很忐忑。”在新的環境中,她希望自己能改變內向的性格,能有更多的好朋友。
還沒來得及到校園裡參觀,她想象着自己的新生生活:上課一定要自己去,吃飯在食堂很擁擠,需要媽媽幫忙;多花些時間到圖書館讀書,有合適的社團還是要參與,但也得保持鍛鍊。
劉敏霞說,她已決定與5000多名同學一道參加9月1日的開學典禮,共同迎接屬於青春的大學生活。
對/話/女/兒
一定要讓媽媽幸福不能爲我再受苦
華西都市報:你理想的大學生活是什麼樣的?
劉敏霞:青春的、充滿活力的,大家各自做各自的,需要自覺。
華西都市報:選擇電子科大計算機學院,喜歡這個專業嗎?
劉敏霞:還不是特別瞭解計算機,我會好好讀書的。
華西都市報:有沒有未來的職業規劃呢?
劉敏霞:我覺得不管做什麼,一定要讓媽媽幸福,不能爲我再受苦。
對/話/母/親
女兒讀書在哪裡媽媽就安家在哪裡
地震後劉敏霞被截肢,從那時開始,劉媽媽就決定由自己來做女兒的雙腿。過去6年,劉媽媽一直陪在劉敏霞身邊,丟掉了工作、失去了雙親,陪伴女兒走上了治療與上學的路。她說:“女兒讀書在哪裡,媽媽就安家在哪裡。”
初二,劉敏霞截肢後停課一年做訓練,她卻在中考中取得了610多分的好成績。高中,她與媽媽住在新北川中學,一邊上課一邊鍛鍊。在媽媽的輔助下,她戴着假肢、流着血,逐漸學會了放手走路。
2009年,沒日沒夜在工地上打工的劉爸爸,突發心肌梗塞去世。這突然的變故,讓原本拮据的家庭更加困難。爲了養家餬口,劉媽媽在學校超市幹起了搬貨工,她一邊照顧女兒讀書學習,同時還要儘量在她上課時做完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