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基金再進化 業者推雙收概念

記者林潔玲臺北報導

美國量化寬鬆未退之際,全球金融市場正面臨蛻變轉型過程投資工具爲符合當前趨勢國內投信業者募集的股債平衡基金髮展出第三代,從過去傳統的股債配置、到第二代增加入息機制,如今需要投資更完全,第三代平衡基金成爲透過組合基金兼顧收益利息收入)與成長(資本利得),配息機制也由月配息發展到月配息+季紅利,成爲當前投資新品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翻開平衡基金進化史,幾乎等於是一部投資環境轉變史。平衡基金強調股、債平衡配置,但投資特色仍隨着年代不同而發展,第一代平衡基金強調是「彈性配置」,主要是透過調整持股比率,多頭高持股、空頭低持股,以因應市場變化目標是彈性因應多空,追求長期成長機會,以爭取資本利得爲主。

第二代平衡基金一樣強調彈性配置,不過,多加「入息」機制,在金融海嘯之後成爲投資顯學,主要是側重收益或配息,投資上多以收益型資產爲主,如高收益債、高息股、不動產證券投資信託(REITs)。

傅子平認爲,收益很好,但在股票另類投資價格已悄悄上漲的此時,投資人也開始思索,是否要爲追求收益而放棄資本利得的成長機會,兼顧收益與成長似乎可彌補第二代平衡基金的不足。

目前最新一代的平衡基金操作邏輯,有別於傳統平衡與入息機制的平衡基金,第一個最大的差別是,傳統平衡、入息基金或多重資產基金多爲直接投資型基金,通常要參考指標指數的配置,相對不如組合基金不受指數束縛,直接持有未來六個月最具上漲潛力的一籃子基金,流動性也相對較佳。

第二個差別是,投資範圍廣納多元資產,不只側重收益型資產,除了股債投資標的外,也加入另類資產如REITs、商品與ETF等,先以固定收益穩住核心後,再適度配置能追求資本利得成長的標的,以「收益+成長」的雙收概念追求投資更完全,協助投資人做更全面的資產配置。

在配息機制上,新一代平衡基金也從月配息機制外,適度加入季停利作法,配息來源不必來自本金,而是以固定收益投資提供每月的配息來源,同時再把資本利得每季適度停利併發一筆季紅利,獨特的配息機制主要是希望透過追求「雙收」來源,適度提供給投資人的創新「雙收」入息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