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盤開出朵朵花

洪芳怡研究臺語流行樂,希望透過音樂變化探究文化史。(姚志平攝)

唱紅日日春〉的第一代流行歌手鶯鶯,今年正好百歲,身體依然健朗。(姚志平攝)

百年留聲機播放着百年前的78轉蟲膠曲盤,絞緊發條,桃花心木喇叭放送出臺語歌聲音飽滿。(姚志平攝)

百年留聲機播放着百年前的78轉蟲膠曲盤,絞緊發條,桃花心木喇叭放送出臺語歌,聲音飽滿。(姚志平攝)

談到臺語老歌,許多人會想到〈望春風〉和〈雨夜花〉,但當這些歌曲在1930年代問世的時候臺灣膾炙人口的流行歌,遠遠不止這兩首。1932年「流行歌」一詞正式在臺灣出現,沒過多久,曲盤張張大賣上萬片,捧紅純純、秀鑾等第一代的臺灣流行歌手。然而這十年的臺語流行樂盛世,卻在1940年因爲二戰軋然而止,更因爲戰後政權、文化更迭,許多歌曲的原貌沒能繼續流傳

透過音樂 探究文化

在《曲盤開出一蕊花》作者洪芳怡筆下,描述音樂的文字生動,「巧克力苦味」是純純要破未破的高音,「聲如珠玉口齒清朗」是秀鑾不俚俗也不浮豔的唱腔,勾引讀者想像,「音樂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我在研究臺語流行樂的時候,最希望的就是透過音樂的變化去探究文化史,把原本就屬於大衆的音樂還給大衆。希望寫一本音樂書,透過文字描述音樂,能讓即使不懂音樂的讀者也能彷彿聽到聲音,被這些歌曲感動。」

19日下午的臺北新春茶行二樓,彷彿穿越百年時空,回到日本時期的「蓄音器音樂會」,主角不是歌手或演奏家,而是留聲機跟曲盤。衆人目光聚集到兩臺百年留聲機,播放着百年前的78轉蟲膠曲盤,絞緊發條,桃花心木喇叭放送出臺語歌,聲音飽滿。

洪芳怡表示,「很多人以爲聲音科技是愈近代愈好、愈進步,但留聲機當年呈現聲音的華麗豐美,是現代科技無法比擬的。不只人聲的甜美,甚至連空氣的聲音,都錄得進去。」許多歌耳熟能詳,聽衆不只靜靜聆賞,播到〈青春嶺〉、〈心酸酸〉等耳熟能詳的歌曲,還都能隨口哼上幾句。

當年唱紅〈日日春〉的第一代流行女歌手鶯鶯,今年正好百歲,身體依然健朗,她坐着輪椅現身,甚至能跟着83年前她錄製的原版曲盤一起唱。鶯鶯年輕時是車掌小姐,她表示,唱歌是興趣,17歲的時候被找去錄了專輯,但後來沒有持續歌唱事業,「已經好久沒唱歌了。」

訓練耳朵 認識流行

從小讀音樂班,大學學作曲、演奏的洪芳怡表示,到研究所時,她想研究戰前的音樂,只能找到1930年代上海歌廳華語流行音樂,臺語歌的資訊卻一片空白。直到近10餘年,纔開始有林太崴等曲盤藏家有收藏、交流比黑膠存在更早的78轉蟲膠曲盤,其中除了華語歌、古典音樂西洋老歌、爵士樂,最讓她驚喜的是戰前的臺語歌。

洪芳怡表示,在1930年代,一張曲盤大約是一個比較好的位置的電影票的價格,一有新的唱片公司開業,就會帶動留聲機的進口和銷售,甚至有售價8塊5的「金鳥號無喇叭蓄音器」,可見聽流行樂當年不是一般人享受不起的娛樂。1937年時,臺灣正處在皇民化運動推行,即將面對戰爭的時候,全臺娛樂產業仍然有681萬的產值。後來當年最大的唱片公司「古倫美亞清點,那十年全臺捧紅39首熱門歌曲,一共賣出了200萬張流行樂曲盤。

不過部分流傳至今的歌曲,在戰後被改成哀怨的曲調,例如鳳飛飛唱紅的〈想要彈同調〉,讓很多人以爲戰前的臺語歌都是哀怨地呈現殖民者壓迫。隨着受到西洋聲樂影響的華語音樂來到臺灣,唱腔最初源自歌仔戲的臺語流行歌原唱版本也逐漸消逝。洪芳怡表示,其實連在1940年戰時的歌曲如〈青春嶺〉,都是節奏輕快、愉悅的,「聽音樂的耳朵需要訓練,我們需要重新認識當年的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