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南才:36年堅守在“一個人的峽谷郵路”
原標題:作爲“託厄哈扒”,桑南才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傈僳山寨——(引題)
36年堅守在“一個人的峽谷郵路”(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甘皙
傈僳族的桑南纔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怒江州分公司稱杆鄉郵政所所長兼投遞員。36年來,一條路、一個人,一份堅守,他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高山郵路上,把希望、歡笑、溫暖帶給了傈僳山寨裡的羣衆。
當地傈僳族羣衆親切地稱他爲“託厄哈扒”(傈僳語,意爲“送信人”)。他踐行着邊疆郵政人對祖國的忠誠和對深山各族羣衆的熱愛,用強烈的使命擔當,詮釋着“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的桑南才,於近日又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打通郵路 架起橋樑
怒江州是中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是我國族別成分最多和人口較少民族數量最多的自治州。稱杆鄉郵政所是怒江州瀘水市9個鄉鎮郵政所中服務行政村和少數民族羣衆數量最多的一個郵政所,共有5個鄉郵投遞段,郵路總長486公里,6天才可以走完。高山峽谷深處的基層一線,特別是偏遠的民族村寨成了國家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最後一公里”。
在這條郵路上,桑南才一走就是36年。在一次送件過程中,桑南才遭遇滾石,慌亂躲避中右手中指被石頭砸掉了一截,落下了終身殘疾。
“手指斷了就斷了,但郵路不能斷,再苦再難我也要堅持走到底!”重重的郵包裡,滿滿裝着的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傳遞黨和國家聲音的黨報黨刊、政務圖書;是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滿足少數民族羣衆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包裹、郵件;是增強少數民族地區公民法治意識、維護少數民族地區羣衆合法權益的法律文書;是承載少數民族地區莘莘學子希望與夢想的錄取通知書……
桑南才的郵路架起了深山各族羣衆與外界交往、交流、交融的橋樑,他也是爲促進民族團結進步貢獻郵政力量的傈僳族使者。
初心閃耀 竭誠爲民
每次到村寨投遞之餘,桑南才總是跟各族羣衆交流很多,黨的民族政策、國家時政要聞、惠農政策等,只要他了解的、對村民有用的,都是他“講”的內容。在各族羣衆看來,“桑所長去的地方多,見的世面廣,他說的話,大家都愛聽”。作爲省裡的黨代表,在參加完黨代會後,他一邊送郵件一邊把黨代會上聆聽到的那些振奮人心的消息傳達給鄉親們,讓大家信心滿滿地把生產發展搞好。
在投送郵件的途中,時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羣衆,桑南才也主動當起了他們的“義務採購員”。村民需要採購的糧油、食鹽、化肥農藥、生活用品等,只要提前打個電話或託人說一聲,他都會採購好,第二天送郵件時一併送上門。王瑪基村打陽洛組有位波姓殘疾人行動不便,桑南才也常“搭把手”幫他兌匯、給他捎帶生活必需品。
前進村的楊忠華,2014年拿到中專錄取通知書時喜憂參半,喜的是考上中專了,憂的是面對一貧如洗的家庭如何完成學業?心急如焚之時,桑南才毅然拿出1500元幫楊忠華交了學費,每個學期還資助他生活費。如今,順利完成學業的楊忠華已成爲一名幼兒園老師。
36年來,桑南才紮根在少數民族地區,認真履行郵政普遍服務義務,爲服務邊疆各族羣衆、促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邊疆貢獻力量。
傾囊解困 助農增收
“要堅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不斷滿足各族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桑南才記在心中,努力“將繽紛世界送入大山,幫助村寨鄉親走上致富通途”。
2012年,幾經搬遷的楊趙纔在拉古王地橋落下腳,但人多地少的自然條件讓他一時找不到生計,日子困苦。收入不高的桑南才主動伸出援手,在2015年毅然拿出15萬元,又爲其擔保了5萬元銀行貸款,幫助他購買了農用車。在桑南才的幫助下,楊趙才搞起了運輸和山羊養殖。2017年,楊趙才建起了3層小樓房,開起了小賣部,日子越過越紅火。如今,楊趙才也成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
桑南才跑的這條郵路,不僅改變了各族羣衆的購物習慣,也方便了他們的生活。近年來,桑南才積極學習電商平臺銷售技術,利用送郵件的機會,精心考察郵路沿線農產品生產情況,幫助各族羣衆把土雞蛋、蜂蜜、蕎麪、羊肚菌等農產品上線到“郵樂網”等電商平臺銷售,當地的農特產品也搭上了郵政農村電商的快車道,走出大山,走向全國。
36年來,桑南才穿爛了560多雙膠鞋,騎壞了5輛摩托車,磨破了160多個郵包,每年行程超過54000公里。他見證了高山峽谷郵路從“鳥路鼠道”到“天塹通途”的鉅變,見證了家鄉“一步跨千年”的發展奇蹟。
各項榮譽加身,但桑南才仍然堅守在這條“一個人的峽谷郵路”上,郵路的這端是囑託、是惦念,郵路的那端是期盼、是希望。“在郵路上走了36年,一塊石頭也是認得你的。這條路,我要一直走下去!”他說。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