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化、場景化時代,如何藉助互聯網做科普?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科普價值格外突顯,同時也推動醫學科普進入社交化、場景化時代,由原來的‘人找內容’轉向‘內容找人’。”12月19日-20日,騰訊醫典互聯網醫學科普論壇在深圳舉辦,騰訊醫療副總裁張猛在開場致辭中表示。圍繞後疫情期用戶日益增長的健康資訊訴求,論壇匯聚醫生、醫院及搜索入口、移動應用等互聯網平臺代表,共同探討醫學與互聯網科技如何深度融合,實現科普從專業生產到精準觸達的閉環,普惠大衆。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全科與健康醫學部部長、全科醫學科主任王仲教授帶來了《互聯網時代的行與思》、《理性的醫學與感性的疾病》專題分享。他表示:“醫生與科普平臺合作,向老百姓普及醫療健康知識有巨大的社會價值。第一,能夠及早發現異常情況,提前干預。第二,通過資訊切口打通和服務的銜接,將對應的患者需求鏈接至專業醫務人員。第三,最大程度解決線下醫療資源,降低不必要就醫。”
中國性學會會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男科主任姜輝結合自身經歷,帶來《如何通過新媒體平臺做好健康科普教育》分享。他表示,“性知識缺乏是當前較爲突出的社會問題,公衆存在較多認知盲區。”
天津254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王星分享了生產健康科普短視頻的“一二三四五六”方法論,即一顆初心,科學+普及二字並重,平臺+官方+創作者三方協作,“加減乘除”四種算法(有價值科普內容平臺應當給予更多流量傾斜和扶持,反之則降權),道理、人話、情懷、故事、格局內容五大原則,以及責任、擔當、愛心、奉獻、特點、創新六大要素。
搜狗公司高級副總裁許靜芳帶來《如何應對後疫情時代的用戶醫療需求》主題分享。她表示,疫情進入常態期,醫療搜索與疫情前相比依然上升15%,同時呈現更多個性化需求。未來將一方面以結構化圖譜、知識聚類專題內容滿足用戶通用性需求,同時結合語義分析技術,實現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智能分發模式,探索AI可交互式技術應用。
無碼科技創始人馮大輝表示,“在醫療資訊方面,用戶存在着很多痛點。舉例而言,對於患者而言,得甲亢後是選擇吃藥還是碘131治療方案,患者往往會茫然,不具備決策能力。而通過互聯網技術和數據分析,可以整合、回溯整體概率情況和效果給到用戶決策參考。此外,互聯網科普平臺還可基於大數據爲用戶提供趨勢性判斷,幫助用戶對時令性高發疾病提前作預防和干預,節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