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大陸太空經濟前景可期
旺報社評
大陸神舟十四號飛船返回地球,3名太空人帶回「天宮太空站」第三批科學實驗樣品,將用於新能源、生物技術、生命科學等研發。神舟十五號與神舟十四號完成「太空會師」後,將繼續開展醫學、材料等前沿領域的實驗。大陸載人航天工程格外重視實用性,近可能讓太空活動的成果,有利於經濟社會的發展。
企業利用太空開發產品
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太空競賽,是以展現國家實力爲目標,如今太空工程已成爲產業升級、研發技術應用的推手。阿波羅計劃曾帶動美國微波雷達、無線電制導等一批高科技工業羣體,後來該工程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和遙感探測又轉爲民用;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國際太空站的日本實驗艙上,曾發掘許多商業項目,三菱、資生堂、富士等企業都受惠於此;韓國上月宣佈「未來太空經濟路線圖」,計劃在2032年實現月球資源開採。
越來越多國家意識到,「太空願景」將引領世界經濟的發展,太空成爲新的競爭窗口。大陸正是在2011年美國國會立法禁止中美航太合作壓力下,加速建造太空站。令人刮目相看,10年間大陸載人航天工程連戰連捷,從跟跑者成爲領跑者。神舟十五號任務的成功,標誌着大陸太空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規畫的12次發射任務全部完成,從「進入太空」到「進駐太空」,大陸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已進入「利用太空」的階段。
太空能夠產生經濟價值的首要領域是衛星通信,大陸於2020年6月提前完成「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組網,打破了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技術壟斷。今年以來北斗已在20餘個行業規模化應用,華爲Mate50系列智慧手機就是一個典型,透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華爲用戶身處荒漠、深山,或遇到地震等無地面網路訊號覆蓋的情況,可用手機發出定位,與外界聯繫。隨着自動駕駛汽車、5G、6G的普及,衛星通信的需求還將保持大幅增長。
太空微重力、強輻射、高真空等不同於地球的特殊環境,爲醫學、食品等研發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臺。記憶海綿、LED燈、義肢、嬰兒食品、合成輪胎等已經融入到人類生活的事物,都可追溯到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實驗室,大陸正迎頭趕上。神舟十四號飛船帶回地球的成果中,包括4盒無容器材料實驗樣品,後續科學家將開展與新型金屬合金相關的研究。大陸的乳業龍頭伊利集團今年宣佈參與共建「未來乳業太空實驗室」,展開碳衛星牧場監測、新型包裝材料等技術研發。自2016年大陸向私營企業開放航太工業後,私企每年的投資超過百億元人民幣。
中美太空競爭不可避免
從長遠看,掌握人類在失重、宇宙輻射等特殊空間條件下的生存和適應規律及水、農作物、能源在空間中的獲取方法,成爲未來大規模進駐和利用太空的必要條件。大陸太空站的國家太空實驗室正開展與人體影響相關的航太醫學研究,以及運動特性及操作力的人因工程研究。此外,神舟十四號帶回的樣品,包含經歷120天全生命週期的水稻種子,這是人類首次實現水稻的太空培育。大陸計劃於本世紀中建成地月空間經濟區,屆時人類獲取新能源的途徑或變得更多樣,減輕地球負擔。
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俄烏衝突等促使各國加碼科研預算,太空經濟的潛力備受期待。美國爲維持在衛星通信、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端製造業的領先地位,針對大陸的太空經濟競爭不可避免,不過,美國「重返月球」計劃受財政緊張、技術故障等因素困擾,實施進度已落後於原定計劃。
國際太空站若依原定計劃於兩年後退役,大陸「天宮太空站」將成爲唯一載人太空站。大陸表明願向國際,特別是開發中經濟體開放運用。臺灣是以消極心態旁觀,還是與大陸一同探索太空經濟前景,需深思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