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友注意!婦洗腎引發「1症狀」水腫像豬頭 醫:注意2前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黃俊晟提醒,部分洗腎病友曾因裝置人工血管或洗腎廔管,引起單側上半身及手臂水腫和表淺靜脈擴張,往往是上腔靜脈症候羣的前兆。(亞大醫院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臺中68歲張姓阿嬤長期洗腎,近來她左手臂水腫日趨嚴重,臉部也逐漸「發福」,令張阿嬤自比「像豬頭」,一度不願外出,檢查發現張阿嬤上腔大靜脈阻塞,且阻塞程度已超過70%,十分嚴重,幸利用氣球擴張術及安放支架打通血管順利「消腫」,找回昔日笑臉。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黃俊晟表示,「水腫」是身體組織因液體滯留而產生,分爲急性和慢性,前者是3天內忽然發生,原因包括是靜脈栓塞、蜂窩性組織炎、創傷造成或服用藥物等,後者則持續3天以上,原因多與心臟病、慢性腎臟病或肝臟疾病等有關。

黃俊晟指出,上腔靜脈主要負責將頭部、頸部、上肢和軀幹的血液輸送回心臟,萬一上腔靜脈血液迴流受阻,上胸部及頭頸部的靜脈迴流減少,靜脈血無法順利迴流心臟,就會出現呼吸困難、頭痛、胸痛、臉頸部及上胸部水腫等症狀,嚴重者會意識不清、癲癇甚至死亡。

臺中68歲張姓阿嬤長期洗腎,近日左手臂與臉部水腫嚴重,發現是上腔大靜脈阻塞,幸利用氣球擴張術及安放支架打通血管順利「消腫」。(亞大醫院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他說明,張阿嬤向他反映洗腎次數從每週3次增至5次,且精神狀況不佳、身體容易疲倦。理學檢查發現張阿嬤左手臂水腫程度幾乎是右手臂的1.5倍,臉部更是「泡泡的。經超音波及血管攝影檢查,發現上腔大靜脈狹窄,阻塞程度已經超過70%。

醫療團隊透過「血管內超音波導管(IVUS)」執行手術,先將精細的超音波探頭放置在導管的前端,再逐步將導管推送到血管中執行超音波環狀掃描,可精準判讀血管狹窄段的長度及血管截面積,之後順利以氣球擴張術及安放支架,成功打通血管改善狹窄問題,術後當天即出院返家。

黃俊晟提醒,部分洗腎病友曾因裝置人工血管或洗腎廔管,引起單側上半身以及手臂的水腫和表淺靜脈擴張,往往是上腔靜脈症候羣的前兆,建議立即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