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逼統的圍困戰術:兩場慘烈餓殍戰(歐陽聖恩)
長春餓殍戰(圖:歐陽聖恩提供)
中共對臺政策從一國兩制的和統到地動山搖的武統,再到全方位逼統,軟中有硬,硬中帶軟,統一手段不斷提升進化。「一國兩制」無論民進黨或國民黨都拒絕,國民黨談「九二共識」被視爲賣臺,民進黨堅持脫中獨立,在可見的未來和統無望。武統和地動山搖,中共作爲威脅恐嚇,因此在美國大量提供武器和嘴砲聲援下,蔡政府宣稱「不畏戰、不避戰」,倚美謀獨不惜火車對撞。至於逼統則被視爲兩岸統一的終極絕招。
逼統大致有兩種方式,一是採「灰色地帶」戰術消耗臺灣軍力:
美國之音引述路透社2020年12月10日的報導指出,臺海衝突風險目前處於幾十年來最高時刻,中共一波又一波空中威脅的同時,也透過現有壓力策略侵蝕臺灣抵抗意志,「這些空中威脅是加強兩棲登陸演習、海軍巡邏、網路攻擊和外交孤立政策」(Aerial threat is to strengthen amphibious landing exercises, naval patrols, cyber attacks and diplomatic isolation policies.)。
「灰色地帶」戰術(gray-zone warfare)目的是讓臺灣軍方精疲力盡,消磨抵抗意志。臺灣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指出:「灰帶衝突的手段主要包含經濟,資訊攻擊以及『準軍事』等手段,其本質是『家園戰爭』,藉由造成敵方內部壓力的炸鍋而放棄對抗」。
二是採「圍困戰術」瓦解民心經濟:
前解放軍陸軍中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表示,若美日干涉陸方對臺行動,解放軍將採速戰速決,不會給美日軍援的機會;若突擊條件不存在,將改採圍困策略讓臺灣變成「孤島」,航空器和船隻不得進出,造成民心士氣瓦解,金融崩潰。
美國在第一島鏈的基地雖然不少,但距離大陸太近,解放軍各種導彈、戰機會讓美軍傷亡慘重,使華府會考慮嘴砲是否變成真砲。而圍困領域和強度由大陸控制,可將「海峽中線」推至臺灣西海岸,在臺海空域設禁飛區,一旦有航空器接近,強迫降落大陸機場,對國際飛臺班機則實施勸離或驅離。
歷史上有多次戰爭採取「圍困戰術」,僅舉中外二例說明,無論圍城是否成功,城內餓死者不計其數。由於科技的進步,現代化「圍困戰術」不須走到這一步。根據《遠見》雜誌2021年12月28日公佈的民調「51%民衆不願上戰場」,因此只要斷電、禁止天然氣運輸船入港,經貿活動停頓,人民如驚弓之鳥,士氣蕩然,不須戰爭就被逼降了。
林彪要讓長春成死城
長春是僞滿洲國的首都,日本關東軍在當地的防禦工事精良,是東北的中心及交通樞紐,國共雙方只要控制長春就等於在對方腹部紮上一枚釘子。解放軍與守城之國軍兵力相當,裝備卻不如國軍,正面對決毫無勝算,所以解放軍放棄強取長春,先在1948年3月中旬攻佔吉林省四平街(市),切斷長春的外援。
當時國軍主要集中在長春、瀋陽、錦州3個城市,中共決定切斷東北國軍南退之路,將50萬國軍分割孤立在東北戰場,逐批消滅,因此主力部隊南下,攻打山海關前的重要據點、連接東北和華北地區的交通要衝錦州,長春戰役採取圍而不攻局面。
解放軍雖難以武力奪取長春,卻採取1941年德軍圍城列寧格勒,以及戰國時代最後一場大國博弈的秦軍圍城邯鄲的戰術(歷時近3年),當時趙國有楚、魏兩國馳援夾擊而使秦軍圍城失敗。但解放軍獲悉瀋陽國軍廖耀湘(黃埔六期,戴笠同學)拒絕北上支援,既無後顧之憂,於是中共在長春圍城會議上決定「不給敵人一粒糧食一根草,把長春蔣匪軍困死在城裡」。
1948年5月23日,10萬解放軍對長春的10萬國軍完成包圍,並切斷國軍空運補給迫使守軍投降。國軍則加緊構築立體防禦工事,市郊以鋼筋水泥築成的地堡羣爲骨幹,用路軌和枕木築成塹壕與各種掩體同地堡連接,構成堅固的主陣地。
在主陣地外還利用高地或大建築物設置周邊據點,這些據點都是深溝高壘,圍着層層鐵絲網和各種障礙物。在市區內則依着較高建築物增設能夠相互支援的巨大明碉暗堡150餘處,以市中心的中正廣場爲重點,層層設防構成核心陣地,以阻止解放軍突破。
同時國軍設法將居民秘密疏散出城,以降低糧食消耗。解放軍利用鐵絲網、壕溝不讓難民逃離,目的是讓城內老百姓耗盡守城國軍的糧食。國軍放出的難民卡在國共的守城線和圍城線之間,造成餓殍遍野。城內的中共地下黨工會議決定強壯的留下繼續蒐集情報,身體差沒有條件潛伏的就設法離開長春。
在長達5個月的圍困下,軍民靠糟糠豆粕,樹皮草根維生以及發生人吃人的慘劇,城裡有很多無法寄出的訣別信件。至10月19日守軍第六十軍被策反倒戈,新七軍投降,指揮官鄭洞國被俘,解放軍進入長春,146天的圍困戰術宣告結束。
根據東北野戰軍作戰日誌記載,林彪要讓長春成爲「死城」,不讓新糧進入市區,解放軍將長春城外方圓20公里的農作物全部鏟光實施「餓殍戰術」。當時在城中被俘的軍統局少將段克文在回憶錄中估計長春圍城至少餓死16萬人,另一位在圍城時唯一被空軍冒險救出的陳燊齡中尉避過大難,後來升上將參謀總長,2017年2月過世。
吉林省會長春經日人14年經營,人口已從滿洲國成立前15萬人,膨脹到70萬人(包括日人14萬),長春圍困戰前,城市居民約在50萬左右,圍困解除後,居民銳減到17萬人。
杜斌在大陸被捕釋放後,無法再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被迫成爲一名「自由工作者」,他開始投入歷史真相的挖掘,2017年3月在臺灣出版「長春餓殍戰」一書。(中央社)
杜斌在《長春餓殍戰:國共內戰最慘烈的圍困》乙書有詳細敘述圍城戰役,東森電視製作〈1949 漂泊到臺灣──大時代的最後生還者〉中,老兵劉鳳閣「來自長春的最後一封家書」有令人身歷其境的傷痛感受。日本筑波大學教授遠藤譽的兄弟在長春圍城時餓死,她寫成《卡子──沒有出口的大地》在1984年出版。
大陸各省的地名被套在臺北街頭,有些路名讓當時來臺的外省人百感交集,如長春路會勾起東北人的長春圍城餓殍戰,徐州路想起徐蚌會戰,四平街憶及毀滅性災難的四平市戰役,衡陽路回憶起抗戰時期的衡陽保衛戰,臨沂街想起天下第一師師長張靈甫戰死臨沂的孟良崮戰役;這些路街對老一輩的外省軍民格外具意義,對年輕一代不過是個街道名稱而已。
陳水扁在臺北市長任內,爲「去蔣化」、「去威權化」發起路名重新命名行動,當時總共獲得7000多個路名;但改路名嚴重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反對聲浪強烈,最後只改面對總統府僅有2棟建築物的介壽路爲凱達格蘭大道,常德街只有1號門牌(臺大醫院地址)反而沒有更改;這條街讓老一輩憶及常德浴血戰,國軍8500多名虎賁部隊對抗4萬日軍,16天后僅321人突圍倖存。
列寧格勒圍城九百日
俄國作家阿達莫維奇.格拉寧在《圍困紀事》中記載:大規模的飢餓已被視爲是一種現代的、隱形的、重要的作戰武器。史上最大最久的圍城戰役是二戰的「列寧格勒900日」,造成150萬人活活餓死。《紐約時報》副總編輯Harrison Salisbury曾費時25年撰寫《The 900 Days:The Siege of Leningrad》於2003年出版,全書厚達635頁。
聖彼得堡系俄羅斯沙皇彼德一世於1703年建立,市名源自耶穌弟子聖徒彼得,瀕臨芬蘭灣,曾是俄羅斯帝國首都,現在是俄羅斯第二大城。
1924年爲紀念去世的列寧改名爲列寧格勒,1991年蘇聯解體又恢復原名聖彼得堡。
1941年6月22日清晨,從芬蘭灣至黑海的寬廣戰線上,德軍對蘇聯邊境展開全面攻擊,當地距離列寧格勒還有480多公里,只要繼續攻擊幾星期就可能攻佔。希特勒執意拿下列寧格勒是因爲這城市是革命共產主義的發源地,而他所領導的納粹黨正是要討伐共產主義和猶太人。
奉命進攻列寧格勒的北方軍團司令馮里布元帥已經64歲,因攻破法國鋼鐵般的馬其諾防線而獲得鐵十字勳章;他在1898年曾參加八國聯軍,1900年登陸青島市膠州灣屠殺無數義和團成員和老百姓。
他以裝甲部隊現代化的殺戮機器企圖4周內輾壓列寧格勒然後和芬蘭軍隊會師,南下直搗莫斯科。作戰首日蘇聯就損失戰機1200架,900架在地面被毀,300架在空戰中被擊落。1943年在蘇聯境內的庫斯克坦克大會戰(Battle of Kursk),蘇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閃電炸燬德軍後方停在地面戰機500架。
6月27日列寧格勒展開緊急備戰,大樓紛紛掛起防空網,列寧公園和其他空曠地區挖掘防空壕,博物館50萬件珍藏迅速運離。防線設在列寧格勒西南方120公里,動員45000多名市民和學生挖掘戰壕和坦克井。
但是前線蘇軍敗退得太快,才作戰18天就損失28個師42萬人,應急之道唯有依靠人民志願軍來固守防線。一星期內響應的就有16萬多人,其中有婦女3萬2千人;到7月底已動員50萬人,包括政治犯和14歲以上的少年。
志願軍多半沒有任何軍事經驗和開過槍,步槍不夠分配,許多志願軍只帶鋤頭鏟子、斧頭刀子搭火車上前線,捍衛家國的拼命戰鬥把德軍阻擋了將近一個月,8月20日終於全線崩潰。
戰敗消息傳來,全市立刻分爲150個區,每區由600名男女和少年組成的工人營防守,武器是步槍、獵槍、手槍、輕機槍、瓶裝炸彈、刀劍斧頭和長矛。
市區內滿布「龍齒」(Dragon's teeth,以水泥製成的三角形混凝土塊,類似拒馬)阻擋坦克,把鐵軌折斷密集交叉插在地上,防止傘兵空降。總之,列寧格勒要做終極抵抗避免淪陷。
9月8日夜晚德國空軍進行首次猛烈轟炸,前後兩批飛機投下6000枚燃燒彈和炸彈,城內糧食倉庫中彈,5000多噸麪粉、糖、肉等燒之一空。德軍並切斷列寧格勒與莫斯科僅餘的一條鐵路,城裡對外聯絡只有靠飛機或是渡過廣闊的拉多加湖。
蘇聯報紙和廣播對於戰敗消息完全封鎖。列寧格勒老百姓有288萬7000人,守軍50萬,全城糧食只夠維持一個月,於是採取配糧證,縮減糧食供給來控管有限的存糧。
蘇軍總指揮官伏羅希洛身先士卒,親率陸戰隊反攻(德軍最怕的就是身披黑絨短斗篷,外號黑死隊的蘇聯陸戰隊),可是陸戰隊沒有後援,最後連指揮部也棄守。
於是史達林陣前換將,派紅軍最強悍的朱可夫元帥接任(上篇專欄曾提到他在後來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反敗爲勝立下大功),他動員47萬市民設立龐大的反坦克與鐵絲網路障、壕坑和建築物上的槍眼望孔。
市政府下水道管理處利用全市溝渠部署了一個地下運輸系統,以便軍需品和部隊可在各區之間緊急互援。朱可夫同時下令自毀式作戰,「若德軍攻進城,破壞小組將把全城夷爲焦土」。
希特勒奪取列寧格勒目的在取得整個波羅的海控制權,又可與芬蘭軍隊會合,讓瑞典的鐵礦沙暢通無阻地供應德國,因此決定將列寧格勒從地球上抹滅。他下令「蘇聯戰敗後,這座城市已無繼續存在的理由,務必夷爲廢墟,並拒絕蘇軍投降」。
圍城期間因糧食缺乏,百姓撕下壁紙將上面的幹漿糊刮下來吃,後來乾脆吃紙,貓狗鳥雀老鼠都算美味大餐。科學家更利用鬆屑製成木纖維素混在麪包裡,圍城期間共吃了1萬6千噸,但是軍民的配糧額仍不斷減少。
列寧格勒對外的唯一通路拉多加湖是歐洲最大的淡水湖,11月中旬開始結冰形成冰路可以通車運補,但寒凍常讓卡車不能發動。列寧格勒每天至少需糧1000噸,但冰路的供應量平均只有360噸,而且時常遭德軍砲轟和德機掃射,生路變成死亡之路。
1942年元旦,也就是圍城的第123天,列寧格勒的糧倉幾乎全空,最黯淡的日子開始了!賣人肉牟利成爲事實,饑民看到肉末餅販售絕不會追究是什麼肉做的。蘇聯爲紓困決定從冰河道路疏散城裡?的人口50萬,包括傷兵;火車和卡車都沒有暖氣,許多軍民在車上就凍死,但若不撤離,留在城裡一樣命在旦夕。
德軍始終沒有攻入列寧格勒有多原因,包括:
一、紅軍將防線設在城外100多公里,朱可夫下令只准沖沖衝前進,後退者殺無赦,軍官和政工人員必須帶頭作戰,紅軍和民衆以血肉誓死阻擋德軍,以及美國的物資援助;
二、德軍錯將拉多加湖當成達成圍城的一道天塹,事實上卻是阻止德軍行動的天塹,使被圍蘇軍與外界保留了一條通道,讓後勤補給和援兵不斷涌入列寧格勒;
三、德軍後勤和彈藥補給根本無法滿足巨大的戰爭消耗,戰略又錯誤,分散兵力越過俄羅斯大草原南部的廣闊地帶,向伏爾加河流域挺進攻打史達林格勒,企圖奪取高加索油田和北上進軍莫斯科。
1943年1月12日上午,4500多尊大砲一起向德軍猛轟長達兩小時半,尤其新補進的多管火箭砲讓德軍傷亡慘重,趁勢收復被德軍包圍的史利塞堡,這一天是圍城的第506天。
1943年春天,美國的民生物質源源而來,列寧格勒困境稍解。7月底8月初是戰爭發生以來德軍砲火最猛烈的日子。雙方僵持到1944年1月,蘇軍調集多門大砲連續一小時的砲轟,發射10萬4000多發砲彈,波羅的海艦隊也參加轟擊,重創德軍。
激戰歷經兩星期,1944年1月27日早晨,戰爭的第872天,列寧格勒圍城解除,這一天被訂爲「俄羅斯軍人榮譽日」。這是史上最久最殘酷的戰役,一些歷史學家更稱爲是種族滅絕的圍城之戰。
列寧格勒900天究竟死了多少人,永遠無法知道。蘇聯政府基於政治和軍事理由,對於軍民死亡人數故意少報。描寫圍城的小說禁止出版或銷燬,官方檔案全部封存,至今仍列爲最高機密;列寧格勒黨部領導人曾表示,可靠的死亡人數在130萬至1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