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帝王海上游航荒謬行徑的背後──未酬邦國中興之88(朱偉嶽)
樓船。(圖/維基百科)
漢武帝和秦始皇一樣,對神秘浩瀚的海洋,充滿好奇與興趣。在公元前110年,華夏本土中國中的南越國、東越國平定了,就來了第一次巡海。這巡海每一兩年就會來一次,一直持續到公元前89年他69歲高齡時,是武帝最後一次巡海;他巡海的目的和秦始皇也差不多,希望能求到仙藥。但這次最後一次巡海,海面風浪特大,海水洶涌澎湃,連樓船都不敢出港。
此時的漢武帝,已年老力衰,只能掃興而歸。之後據稱,武帝常對羣臣自嘆:「從前愚惑,爲方士所欺。天下豈有仙人?全是妖妄,還是節食服藥,少得點病就行了。」這是一位功名蓋世,姓劉名徹的偉大帝王,恢復爲普通百姓意識時的通徹覺醒。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不久,武帝真的崩逝。
秦皇、漢武的海上游航,表面看來全是帝王們荒謬行徑,但隱藏在後面的影響,卻相當可觀。首先是造船技術的促進和提升,皇帝坐的船,其船身結構,能不更結實可靠;其船體艤裝,能不更舒適有效嗎?其次駕駛路途的選擇,在海洋中定位技術的改進,有助於皇帝座艦的航行穩定與安全到達。再者爲搜索新奇事物,炫耀於皇帝,也促進了新航線的追尋與開發。
秦皇漢武遊航於海上的一定是樓船,並已有相當繁複的艤裝,否則不可能讓皇帝、官員和隨護人員都坐在一條船上。另據1950年代,在長沙曾出土一隻西漢時期的船模,其時的船舶已經採取了橫樑和隔倉板形成的分隔艙結構,這大大增加了船體的抗衝擊強大和抗沉沒能力。另在船身兩側和首尾平板上都有模擬的釘孔,這說明起碼漢朝時已能用鐵釘鉚接船板,使船體能有流線形結構,才能保證船舶航行時的穩定與安全。
漢代的占星導航技術也初步出現,在公元前139年左右的《淮南子》中有云:「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斗極則寤矣。」其他的記載也不少,證明徐福先生若晚生在漢代,他會用占星術從華夏中國直航日本,不走那麼多冤枉路直接東渡了。而且前文提到樓船將軍楊僕率舟師平南越、東越事,有學者發現楊僕艦隊航向和偏北季風之風向一致,可證最遲到西漢,華夏中國人已可熟練利用季風航行,直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早時船舶航行的主要動力靠槳,用人力伐槳,人變成了生物引擎。進一步了,就用風帆,順風順流時,槳可暫時收起不用。前文提到利用季候風,那艦船上風帆的裝設,亦有講究。風帆動力,來自大自然,較生物引擎的人力,要進步,據說歐洲的風帆有五千年的歷史,華夏中國何時開始採用,未見記載。但到東漢時代,四桅四帆的船隻出現,帆面有軟帆、硬帆之分,熟練的操帆工程師,能通過帆面的調整,來掌控船速和航向。
不僅如此,尾舵也誕生了,使船舶更容易在一定的航路上穩定航行。還有重要的一點是,櫓的出現。櫓和槳看起來很像,而實際上,槳的划水方式是要提出水面而後再入水中划動,是一種間歇性的划水動作,而櫓的櫓面有波紋形狀,埋入水中可作連續划水,這種驅動性能雖也屬生物引擎,但效能不在一個層次,古人有「一櫓三槳」之說。
後來輪船的螺旋槳,就是把櫓面波形山寨爲輪形而成。多桅多帆、櫓、尾舵的協同,共同構成了漢朝時先進的動力系統。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教授暸解這點後評論說:「這些發明,遠遠超越了同時期的歐洲。」──請注意李約瑟教授所指同時期的歐洲,大致就是古希臘、羅馬時代。由於造船技術,航海技術以及船舶動力系統都比較上先進,故漢朝時舟師的艦船應該是一流的,隨之而來唐、宋海上絲路的熱絡興起,就有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作者爲前中科院第二所資深研究員)
【未完待續,朱偉嶽專欄每週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