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你搞不過他們,就參加他們──未酬邦國中興之64(朱偉嶽)
馬禮遜(右)(圖/取自網路)
道光20~22年(公元1840~1842)第一次鴉片戰爭及咸豐6~10(公元1856~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兩次戰爭的結果是,清廷大敗,賠了多少銀子及簽了多少不平等條約就不提也罷。人員死傷的對比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及第二次鴉片戰爭,清廷出動的軍隊皆20萬人以上,第一次英軍1.9萬人,第二次英法聯軍共2萬人,大約有數十次的大小交戰。
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陣亡3000人,傷4000人,英軍陣亡69人,傷451人;第二次鴉片戰爭清軍傷亡21000餘人,英法聯軍陣亡159人,傷788人。清軍方面有巡撫被俘自殺,多位總兵、知縣戰死;英法軍戰死最高階的是一位英國中校,清朝還折損了一個半皇帝。真是牛車戰汽車,一句話:搞他不過。
這西風東漸,鴉片戰爭是西風東風互壓的表演高潮。洪秀全是欲借西風壓東風吧。但有許多平民百姓,站在生計的立場,看那股風吹得爽,就順着那股風走;和西方一句名言──你搞不過他們,就參加他們(If you can not beat them join them),不謀而合。
事實上自道光帝、咸豐帝起,清廷陸續起用漢人才俊,待同治帝接替咸豐時,漢人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分別擔當重任,撐起了所謂「同治中興」以後的局面,使清朝危局,暫時轉危爲安;這些名臣,通通來自鄉野,並非不食人間煙火,天生高高在上之徒,面對這3千年未有之變局,他們和皇族們一樣有匡救之情,「以夷制夷」的辦洋務大政,就是「你搞不過他們,就參加他們」的官方說法。但是大臣們的努力,在清廷朝野的反對者們的牽制反抗中,牛步進行。
以中國之大,地域環境之懸殊,教育程度之參差不等,譬如你要促進交通修建鐵路,反對者認爲你破壞龍脈,不只反對修建,甚至要把建好的鐵路挖掉;開挖礦產,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西方的傳教士來傳教,如早期的利馬竇來華,士大夫們還表示接納,明朝神宗萬曆皇帝也容許他居住北京,不久就有約200位教徒。
清朝以後,傳教士更多了,日子久了,信衆也更多了,和官府或平民百姓之間的隔閡和爭執,在所難免,於是全國各地,不時發生傳教士被殺的事件。最後演變爲義和團,興起「扶清滅洋」運動,鐵娘子慈禧太后憋了幾十年的悶氣,當然要舒發一下,就下令對所有夷人宣戰,而引來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之禍。
但平民百姓,對「你搞不過他們,就參加他們」的腳步,較之官府和其他反對者,一直默默走在前面,本文特別舉出幾位當年的平民百姓,試述說他們在紛亂沉重的時局中,如何跨動他們同樣艱困的腳步,自強不息,奮勇向前,由這些先賢們的生活點滴,或可看見華夏中國自鴉片戰爭後,如何由牛車向汽車蛻變的概要步伐,最後會冒出來個孫中山先生。
清廷在鴉片戰爭後,在諸名臣的改革方案中,最先是辦洋務,廢科舉兩項。辦洋務的重點偏向硬體建設,廢科舉則較偏向於教育;而教育才是國家的根本大計。最先到外國留學追求新知的,不是官派的留學生,而是民間的平民百姓。
前文提到,曾負責修編《勸世良言》的那位英國傳教士馬禮遜,馬禮遜在公元1834年逝於澳門,逝後不久,他的故舊朋友,在公元1837年於澳門正式辦了一間馬禮遜紀念學校,或爲了傳教上及貿易上的便利,專招收較窮困家庭的幼年子弟入學,學生人數僅約5、6位。
這學校辦了幾年,因林則徐在公元1839(道光19)年「虎門銷煙」事而停辦。到公元1840(道光20)年鴉片戰爭發生,英軍戰勝,依中英雙方都不願承認的《穿鼻草約》,在公元1841(道光21)年元月26日,英國派兵登陸香港,把香港視爲屬地,先佔了再說,並分售土地,準移民居留。馬禮遜紀念學校乃於公元1842(道光22)年由澳門移往香港,其中有容閎等約5、6位中國學生,繼續前往就讀。
(作者爲前中科院第二所資深研究員)
【未完待續,朱偉嶽專欄每週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