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臺灣人的恥辱──王曉波 馬英九 那些事之4(郭冠英)
前總統馬英九(左二)(圖/郭冠英提供)
(此文寫於民國95年5月)
當然,我對廖繼斌的話很感動,二二八那天我坐在臺下一直思考,在政治考慮上能爭取到廖繼斌是多麼有用,臺獨對廖「變節」是多痛心,我似乎都覺得你的逢人道歉、遇事鞠躬是有政治好處。但我又想你不應是有政治考慮的,看你在臺上講話應不是爲政治考慮,是有誠心的,或不以爲是政治考慮而其實是不自覺作了此考慮的。
要我做了所有的政治考慮,我也可能會對廖表善意,能爭取他、惑動他,不說感化他吧,對我們政治上的撥亂反正會有好處。也就是說,從歷史是非上我就算認爲廖進平有問題,在政治考量上我也不會這樣說。只要他能認同孫中山、中華民國這個概念。
你看我沒說「中國」,就是在臺獨洗腦宣傳下已久,說認同中國好像就是不愛臺灣,任何政客都不敢說這句話了。這也是我雖然同意對廖做「統戰」(話說白了就是如此),但不能沒有基本立場,沒有歷史是非。
求同存異可以,不能把自己的「異」給丟掉了,那就會爭取到一個廖繼彬,但自己的立足點又垮掉一塊,打開窗戶看到跟臺獨遊行的人仍以十萬計,最後你就算靠陳水扁這個轎伕坐上了大位,但已是個臺灣國的總統、一個臺獨的領袖,成爲「漢人學得胡人語,站在牆頭罵漢人」。若如此,臺灣內部仍不得安,仍要交美國無盡的保護費,仍在中國是否崛起中惶恐,仍在現狀臺獨中心驚肉跳。
現在你們常說談二二八是爲了族羣和解,也附和說下半旗應該,是國殤。事實上,談二二八就是爲了挑撥族羣,臺獨就是如此。真正爲族羣和解就是不要談二二八,因爲那是臺灣人的恥辱,不是光榮的事。其發生的原因就是「數典忘祖」。雖然不能怪臺灣人,因爲其爲日治50年,多數人已自認皇民,瞧不起支那人,因此是族羣衝突的民變,這是歷史的悲劇,但是爲了今天的政治,不能說清楚。
臺灣的左派,如王曉波,爲了說反抗有理,也要說是寙政的因素,否則他們民權、民生上認同社會主義,但實際行動卻與臺獨和自治託管派結合在一起,又反民族主義,也無法自圓其說。
二二八的主軸就是驅打外省人,後來臺灣每說若如何,就要二二八再起,也是威脅要打外省人,要趕外省人下海。紀念二二八就是挑撥族羣、搞民粹選舉的動作。因此他們對臺北市的淪陷,使二二八紀念館的活動不那麼強調臺獨、不能由臺獨來完全掌控歷史的解釋權,是恨得牙癢癢的。這纔是你在紀念會中被臺獨及阿扁嗆聲的原因。出自焦慮、氣急敗壞。
二二八若成功,青天白日旗絕不會在臺灣升起。現在臺獨極力於要廢這面旗,旗與國號一樣只是借殼,他們恥於恨於拿這面旗。這在他們的活動場合中即可顯見。當年二二八成功,「處委會」主政,陳儀及外省人遣回大陸,臺灣必然另立新旗。
現在叫此旗半下,其實是爲全下準備,否則爲何不在2000年臺獨執政後即爲之?現在只是在下臺前把臺獨可以做的事都做完,則2008就是馬上,也不能改變國殤之局,臺獨仍佔有道德的高度。舵或暫爲馬掌,船卻仍往外漂。
好,如果我郭某說得對,那要如何停損?要如何撥亂反正?能不能等2008年後再做?
【未完待續,郭冠英專欄每週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