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挺臺淪美國反中工具(呂志翔)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通過《臺灣政策法》,拜登總統又表示,如中國攻擊臺灣,美國將出兵協防。這些高調挺臺動作如同兩面刃,不必然符合臺灣安全利益。(圖/美聯社)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通過《臺灣政策法》,拜登總統18日又表示,如中國攻擊臺灣,美國將出兵協防。國會與行政部門相互呼應,民進黨政府宛如注入一劑強心針;但《臺灣政策法》充滿變數,這個會期恐難以單獨完成立法,而拜登四度發言防衛臺灣,四度遭到白宮「收回」。這些高調挺臺動作如同兩面刃,表面上提升美臺關係,也同時挑動北京最敏感神經,不必然符合臺灣安全利益,但民進黨政府無感,甘爲美國抗中政策工具。

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20日在紐約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時,列舉了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臺灣、參院審議《臺灣政策法》及有關協防颱灣的言論,嚴重挑戰美中三公報,嚴重破壞美中關係的政治基礎。王毅的針對性發言充分顯示,美方一系列挺臺抗中行動可能變質爲「茶壺裡的風暴」,如不能及時釐清、降溫,將重演裴洛西訪臺風暴。

拜登總統四度出兵協防颱灣的發言都是面對媒體詢問時的被動迴應,被解讀爲美國的戰略模糊更趨清晰,但美國任何重大政策轉變不會草率透過媒體答詢宣示。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就指出,拜登「特別清楚且毫不含糊地強調並重申了一中政策」。

而拜登更親自於21日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說中罕見提及維持臺海和平穩定,

重申「一箇中國」政策,不尋求與中國對抗或冷戰,同時向兩岸及國際社會傳達正確的訊息。拜登的出兵協防颱灣可能發自內心,但美國維持既定一中政策及戰略模糊則是事實,美國外交政策具有一致性與可預測性,而民進黨政府總是選擇性偏聽,拒絕面對現實。

中央情報局副局長柯恩評估,中共在2027年將具有武力攻擊臺灣的能力;美國前國防部政策次長佛洛諾伊在《外交事務》季刊發表「防衛臺灣時不我予」專文指出,2024到2027年是臺灣的「脆弱時期」,美國必須協助臺灣軍事現代化,提升自衛能力,美國本身也須強化威懾中共的能力。這些權威觀察代表了美國的承諾固然重要,但已非臺海安全的唯一決定因素,關鍵在於美臺是否能有效威懾及擊敗中共的軍事行動。

美國軍事專家普遍認爲,臺灣最迫切的安全問題是,長期忽視國防重要性,導致並未充分準備因應中共的軍事挑戰與威脅。即使現在增加國防預算,加強採購武器裝備與彈藥,卻遭遇長期積壓運交的瓶頸及烏克蘭戰爭的排擠效應。M109A6自走炮採購案叫停,魚叉反艦飛彈、刺針肩射飛彈、海馬斯火箭及相關機動發射器是否能如期運交至關重要,但2020年的軍售案推遲到2025年,最後一批要等到2028年才完成,超過了2027年的關鍵期限。

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最新民調也反映了同樣的事實,約5成2受訪民衆對民進黨政府保衛臺灣的能力沒有信心,其中3成極端缺乏信心,缺乏實力基礎的國防纔是臺灣安全的最大隱憂。

《臺灣政策法》在參院外委會審議時有5位跨黨派議員反對,他們認爲法案走向戰略清晰,潛在改變了一中政策,可能帶來區域不穩定,並不利於臺灣。而重量級參議員羅姆尼則坦承投票支持原因之一是這個法案難以成爲法律,充分反映了華府政治的錯綜複雜,反中挺臺固然是共識所在,也成爲政客便宜行事的工具,而臺灣真正需要的是實質支持與援助。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