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大面積回撤,投資者去留難抉擇!銀行理財“浮虧”,贖回並非上選
近期,部分投資債券市場的銀行理財產品業績表現與展示收益率出現偏差,集中體現在近期收益率遠遠低於其展示收益率。
而這種結果給消費者的感受就是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出現了浮虧,讓不少投資者憂心忡忡。是繼續持有還是贖回,這讓不少投資者陷入兩難。
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債券市場波動是導致銀行理財收益出現浮虧的主要原因。“但浮虧並非是真的虧損,如果投資者盲目贖回,則會將‘浮虧’變爲‘真虧’。”一家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趙新磊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淨值波動時,投資者應保持冷靜,避免盲目跟風或恐慌性拋售。”
有投資者一天虧損200多元
“沒想到我買的銀行理財產品也出現了回撤,收益率竟然開始負增長了,真想不到。”投資者張倩倩說,“如果是R5級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出現負增長我也就認了,但我買的是R2級的理財產品,幾乎沒有風險的產品。”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投資者劉梅身上,她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最近1個多月,她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也出現了虧損。
據經濟導報記者瞭解,劉梅在7月中旬購買了5萬元的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產品,但在7月底和8月份多次出現了日收益虧損的情況。其中,虧損最多的一次是在8月12日,虧損金額達到了200多元。
趙新磊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一般分爲五等,其中R1風險最低,R2到R5的風險依次增加。在銀行理財中,R2風險等級一般代表中低風險。R2級的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是固收類理財,這類產品一直被看作是收益的“穩定器”。
在趙新磊看來,本輪銀行理財產品出現浮虧主要是債券波動造成的。債券資產作爲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底層資產,在當前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的背景下,市場波動也直接反映在產品收益上。
實際上,從統計數據來看,進入8月以來銀行理財的收益率在下行。
根據招商證券固收團隊的統計,8月4日至11日一週理財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爲2.39%,環比回落194bp(基點)。
正是因爲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回落,造成了另外一種情況的出現,就是近期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遠遠低於其展示收益率。
例如一款開放式銀行理財產品,其展示近三個月的收益率爲3%,但實際最近一個月的收益率僅爲1%。
“近段時間,部分理財產品展示收益率存在一定程度失真的現象,究其原因就是因爲銀行理財配置的資產收益率近期快速下行。”銀行業分析師張鵬博提醒,“需要注意的是,業績比較基準是銀行根據產品往期業績表現或同類型產品歷史業績而計算出來的投資者可能獲得的預估收益。”
在張鵬博看來,基於習慣和歷史沿革,很多投資者有意無意地將業績比較基準和未來收益相聯繫,進而對理財產品銷售規模產生重要影響。而投資者未來贖回產品時實際獲得的收益率是不確定的。
投資者應保持長期投資心態
經濟導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於持有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回撤,不少投資者有些擔心。
“持有吧,我擔心到最後連本金也虧了;如果贖回吧,收益這麼低我還不甘心。”劉梅說。
對此,趙新磊表示,在市場波動之下,投資者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收益變化。
趙新磊分析認爲,理財淨值某一天或某個階段的下跌不等於虧損,產品的投資收益取決於贖回時的單位淨值,與持有期的淨值波動沒有直接關係。“因此,面對淨值波動時,投資者應保持冷靜,避免盲目跟風或恐慌性拋售。在面對淨值波動時應保持長期投資的心態,避免因短期波動中的贖回影響投資收益。”
普益標準也表示,投資者應充分了解自己持有的理財產品的特性、投資策略、風險等級以及歷史表現,這有助於更好地理解產品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波動情況,從而作出更爲合理的判斷。
“投資者應保持長期視角,避免因爲短期波動而作出衝動決策。如果持有的產品沒有遭遇較大回撤,考慮到其符合個人的投資規劃,那麼可以考慮繼續持有並等待市場回暖。”普益標準建議,如果投資者對市場趨勢、產品特性或風險管理等方面存在疑問,可以尋求專業的理財顧問或投資機構的建議。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針對理財產品收益回撤現象,銀行理財公司也開始尋覓其他優質資產以提升銀行理財產品競爭力。
張鵬博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部分銀行的理財公司開始發力同業存單產品。“在‘資產荒’背景下,低風險、低波動的理財產品需求旺盛,同業存單理財受到各路資金的追捧。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88只同業存單理財產品陸續發行,該類產品數量已接近400只,上半年該類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爲2.32%。”
據經濟導報記者瞭解,同業存單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從2023年起出現明顯增長,其中工銀理財和農銀理財發行較多。從產品運作形式上看,同業存單理財產品以中短期封閉式爲主,封閉期在一年內,產品的風險等級較低,以一級(低風險)和二級(中低)風險爲主。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也表示,自去年底以來,銀行同業存單發行規模快速增長,銀行理財規模也隨之增加,疊加“資產荒”的背景,理財公司也在密集佈局同業存單理財產品。
除了同業存單之外,理財公司也在尋找更多的優質資產。
民生理財副總裁徐紅表示,在優質資產稀缺的背景下,理財公司正積極尋找更多資產和更豐富的策略。例如,拓展資產品類,在全球範圍內尋覓資產;向非銀同業學習,探索各類資產的配置組合、交易及策略組合;利用銀行對非標、項目等另類資產來源和風險判斷的天然優勢,合理提升這類資產在配置中的佔比,從而提升產品收益等。
(大衆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