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暖歲月(雜記)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田 霞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6日 第 07 版)
不知是軍旅生活的歷練養成,還是從事新聞工作的職業習慣,對於讀書、藏書,乃至書房的佈置,我情有獨鍾。
每年立春前後,我總是習慣把書房裡的書調整一番。無論是已讀過的書,還是未讀完的書,新書還是舊書,我都會按照書的大小、內容等重新排列,力求橫看成線,側看成列,並且做好標記,一目瞭然。
今年直到春分時節,書房還沒有打理好。書越來越多,整理頗需要一些時間。整理過程中,一些書勾起了我的回憶。比如這幾本已泛黃的書,那是從讀書的軍校旁一家小書店裡買的。讀軍校時,讀書氣氛特別濃厚。同學們的書,有的從學校圖書館借閱,有的是週末外出從當地書店買來。大家經常相互借閱傳看書籍,也常會在宿舍熄燈後點着蠟燭,熱火朝天地交流讀書的心得。
那家小書店緊鄰學校,書的種類很多,常常十分擁擠。那裡總能買到暢銷書,特別是哲學類書籍。後來得知,小書店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是因爲不少書目是學校幾位知名老師推薦的。那時的我們正是求知慾最旺盛的時候,這家小書店讓我們很受益,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滋養。正是從那時起,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凡是喜愛的書,都會買下來,慢慢品讀。
畢業後到部隊,從分到宿舍到成家分到住房,無論居住空間多麼有限,有一些書是我一直以來的珍藏,可以說是隨身攜帶,比如《歷代詩詞名句辭典》《常用古詩》《新聞學大辭典》《大學語文》等。這些書裡有背誦過的古詩詞,有在老師講解後所做的筆記註釋,字裡行間,我甚至能感受到老師點評時的目光,這些都已成爲歲月經年裡永存的記憶。
在部隊從事新聞工作後,採訪或參觀學習,我都會走進當地的相關紀念館,也一定會買一些具有史料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書籍。如今,在我的書櫃裡,這些書整齊地擺放在一起。記得有一年到遵義採訪,在遵義會議紀念館買到《走進遵義會議會址》一書,書上還蓋了“遵義會議會址參觀紀念”的紀念印章。還有一次到江西井岡山,我買到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全史》。同行的一位戰友看到後,問清購書地址,午休時又專程趕過去買了這本書。後來又去了福建古田,買了《軍魂:古田會議紀實》一書。這兩本書上,也都有紀念印章。現在,這些書都已經成爲我的珍藏。
我的書櫃裡還有一類書,是新聞和文學類優秀作品集。這類書大多是贈書,每次收到,我都會及時閱讀。當中不僅有我和戰友獲獎的文章,也有許多認識和不認識的同行的作品。這些書,不僅是我向同行們學習的最好資料,更是時光的記錄和友情的綿延,是給予我感動與鼓舞的溫暖珍藏。
特別記得其中兩本獲獎作品集。一本是《首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獎獲獎作品選》,有我們的作品《黨確認您》。這篇通訊報道的是原武漢軍區空軍副參謀長、已逝老紅軍張緒。張老的故事讓我們感動銘記。還有一本《中國報紙副刊優秀作品集萃》,收入我們的作品《信仰的高地》。那次,我們來到紅軍長征走過的雪山草地,採訪了駐守在這裡的空軍雷達部隊,真切地感受到官兵們的艱苦奉獻。作爲書寫者,我們把所有的感動凝練在文字裡,也與可敬的被採訪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採訪空軍雷達部隊的那次,我還有個意外的收穫。同行的戰友不知從哪裡找來一冊《阿壩路線基本情況》,這是一本買不到的書。結束採訪時,戰友把這本書送給了我,我特別珍惜,珍藏至今。
在歲月裡與書相遇、相知,是一件愜意的事情。我有書香暖歲月,歲月因此幸福而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