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物流之都”升級迭代
近日,在山東臨沂市蘭山區蘭華智慧物流城二樓倉儲區,一輛輛叉車推着貨物進進出出。臨沂大運星供應鏈公司的4萬件貨物經由貨運電梯出貨裝車,發往天津、河南等地。臨沂大運星供應鏈負責人劉攀告訴記者:“過去,臨沂的物流園區大多隻有分撥、運輸功能,倉儲是短板。如今,新園區普遍按照‘上倉下運’標準建造,貨物出入庫、貨物跟蹤、訂單管理、車輛調度等環節全程可視。我們還專門爲電商量身定製了分撥倉系統,對貨物進行清分,可以根據重量匹配最經濟的運輸方式。”
依託商貿優勢,臨沂物流業迅速成長,3000多條物流線路通達全國所有港口和縣級以上城市,被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授予“中國物流之都”稱號。2023年,臨沂物流總額達9334億元。與近萬億元產業“光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衆多中小物流企業在價格戰裡瘋狂“內卷”,在提升服務上卻創新不足,導致臨沂缺少頭部物流企業,“有山無峰”成爲物流之都的一大缺憾。另外,城市的快速發展將原來39個物流園區嵌入其中,數以萬計的大貨車穿行市區帶來諸多城市管理難題。
在數字經濟大潮下,以“攬貨、配載、裝車、發運”爲主的傳統物流服務明顯跟不上需求,亟需進一步整合行業鏈條,補齊倉配一體、平臺經濟、供應鏈金融等業態短板,以智慧化升級爲企業和商戶提供更優質高效的物流服務。爲此,臨沂在蘭山區西部規劃建設了佔地176平方公里的現代物流城,佈局臨沂商谷、國際陸港、產業基地和濱水宜居四大片區。其中,國際陸港承載鐵路物流園、快遞分撥中心、公路物流中心等功能,集聚一批智慧物流園區項目。今年7月,蘭山區1700多家物流企業搬離分散在城區的老物流園區,入駐緊鄰京滬高速的12個新物流園區。
相較於傳統物流園區,新物流園區實施標準化建設,按照“倉配一體”模式運營。二樓爲倉儲區、一樓爲專線物流,企業或商家只需將貨物存放在倉儲區,接到訂單後即可實現快速裝車發貨。蘭山區還在物流園區周邊佈局了一批智能雲倉,作爲電商前置倉、大宗商品交割倉、冷鏈倉,推廣應用智能裝備和倉儲管理系統。同時,探索建立“第三方倉庫代管、代發貨”平臺,客戶在手機APP上下指令,就可實現貨物調配和發貨。
“從老物流園區搬進現代物流城,不只是一次空間的轉換,更是服務標準的重新定義和升級。特別是標準倉建設,意味着更多大型企業可以把高端訂單放在臨沂進行週轉和集散,這將大大提高我們物流的附加值。”蘭山商城管委會國際陸港建設服務中心主任杜慶明介紹。
6月23日,山東省商貿物流產業大腦暨臨沂商貿物流大數據平臺上線,標誌着臨沂商貿物流發展進入數字賦能、互聯互通新階段。平臺架構設計爲“1+3+N”,即在一個平臺上集成業務中心、技術中心、數據中心3箇中心,提供包括車輛服務、網絡貨運、倉儲服務在內的衆多應用系統,向商城廣大商戶、專線物流和運力主體提供全面、實時、準確的信息服務,引領商貿物流轉型升級、迭代發展。
“4分鐘,包裹準時送達!”7月16日,臨沂現代物流城“無人機+物流”模式實現首飛,兩路載貨無人機分別飛行10分鐘、4分鐘,安全降落在中通快遞臨沂轉運中心和中通配送運營點,這是臨沂構建低空智慧物流體系的一次新實踐,也是臨沂物流首次實現“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全流程無人化操作。
“相較於快遞小件包裹,物流企業的運輸對象多是大件非標貨物,裝卸全靠工人經驗。這一問題可通過智能三維建模配合可視化系統來解決。”臨沂大學物流學院副教授曹鬆榮介紹,他的團隊目前正依託順和國際智慧物流園開展“商貿物流園區節點動態感知與倉配運智能調度應用示範”課題研究。這項研究重點聚焦物流快進快出、非標貨物的智能識別與快拼快裝快卸、貨物全程可視化跟蹤等。成果應用後,將實現倉儲、配載和運輸調度的無人化作業,預計可使操作成本降低10%,作業效率再提高10%。
作爲山東省歐亞班列三大集結中心之一,臨沂已開行24條中歐貨運班列。暢通國際物流,構建營銷網絡,國際商城得以高效拓展。目前,臨沂市已佈局建設海外商城、海外倉達31處,持續深化“市場採購+跨境電商+海外倉”發展路徑,推進商城國際化向縱深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