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決定生命的重量? 當生物科技遇上法律與倫理該如何取捨
▲當生物科技碰上倫理問題,該如何兼顧道德及產業發展?產、學、法界專家學者在18日齊聚新竹地方法院,展開精彩交流。(圖/記者陳凱力攝,下同)
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
當生物科技碰上倫理問題,該如何兼顧道德及產業發展?作爲社會道德底線的法律該如何與時俱進提供合理規範?又該從什麼樣的角度劃定法律界線?由新竹地方法院帶頭髮起「科技法律論壇」,聚焦「生物科技倫理」及「產業發展法律實務」,產、學、法界專家學者在18日齊聚新竹地方法院,展開精彩交流。
隨全球科技高速發展,生物技術同樣日新月異,生命科學、生技醫藥更是未來重要趨勢。新竹地院院長周煙平在去年以獨到眼界創辦全臺第一屆「全球科技法律論壇」,並以「論全球營業秘密保護及專利訴訟實務」爲主題,邀集多位產學界專家分享專業見解,如此創新的「武林大會」,果真促成產業界、法律界及學術界的多向交流。延續去年成功與好評,今年再度召開武林大會,第二屆科技法律論壇聚焦「生物科技倫理」及「產業發展法律實務」。
新竹地方法院院長周煙平於致詞時表示,相當感謝行政院衛服部何啓功次長、國立清華大學呂平江副校長及臺灣科技產業法務經理人協會理事範國華法學博士的支持與協助,更感謝兩位主講人、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範建得教授和臺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不藏私分享精采見地,讓與會者滿載而歸,由衷期盼論壇成爲灌溉社會進步的露水,能在未來結出豐碩果實。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範建得教授,兼任生物倫理與法律中心主任,分享「自基因定序到基因編輯-論生命科學的倫理、法律與社會意涵」,他從生命科學的ELSI議題延伸至法庭裡的生命倫理討論。所謂ELSI議題即是討論包括基因資訊、基因歧視的隱私與公平,以及如基因檢測於臨牀醫學上使用的新類型基因科技,還有基因研究所涉倫理問題的知情同意之程序等等
範建得教授指出,基因治療與操弄生命其實是人性尊嚴的挑戰,從科學視角到法庭立場,以基因編輯嬰兒舉例,唐氏症、克氏症候羣(XXY)及特納氏症,這種在大自然原已存在的基因或染色體異常現象,自然可能在人爲的編輯過程發生,醫界或是法規面,應該如何告知準父母,改變生殖系的風險?又誰能爲這個未出生的嬰兒做決定,並對於不確定的未來負責?
第二場講座由臺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李鍾熙理事長分享「生技產業發展與法律實務」,李鍾熙理事長從現今生技的特性切入,並延伸相關法律議題,包含專利、技轉、國際合作上的法律實務,在自此延伸至醫藥、醫療法規,談及支應生技研究開發的投資,以及資本市場的相關法規。
新竹地方法院院長周煙平說,由法院主動發起的「全球科技法律論壇」從去年的草創,到今年邁入第二屆,吸引滿場來自各界人士參加,包含生技公司高階主管、醫院法務等。期許「全球科技法律論壇」能成爲全球科技法律交流的平臺,爲產、官、學、法界提供最貼近世界潮流的交流平臺。
►就算爬到樹上!妳還是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