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違憲? 蘇永欽:大法官判決前保持謙遜

中華人權協會、臺灣審議民主研究會昨針對「死刑存廢」舉行記者會,司法院前副院長、前大法官蘇永欽(左)說,大法官應保持謙遜,不宜利用機會讓自己的理念付諸實現。記者翁至成/攝影

中華人權協會、臺灣審議民主研究會昨天在臺大校友會館召開「死刑存廢 全民參與─審議民主啓動」記者會,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高思博指出,死刑議題不僅是法理問題,還涉及社會大衆倫理確信,以及複雜的制度變革與配套;近廿年來,臺灣支持死刑民調多落在八成,若純以司法程序做決定,將造成司法與社會、民意機關對立。有鑑於公民與民意機關缺乏有效方式發聲、與司法深度對話,發起審議民主對死刑議題思辨。

臺灣審議民主研究會理事長、前政務委員朱雲鵬指出,審議民主是讓公民在充分資訊下,對公共議題進行討論,類似方法,過去臺灣在教改、能源等議題上曾舉辦過兩次。此次關於死刑議題,預計五月中旬進行三千份問卷調查,並於六月下旬召開公民會議,由專家學者與公民在充分資訊下,討論關於與死刑的各種問題,而非直覺式的表達意見,公民會議後再進行後測民調,併發布完整報告。

蘇永欽表示,死刑議題敏感尖銳,爲死刑聲請釋憲的案件也從沒斷過,此次大法官的受理可能覺得終該面對;他指出,從憲法制度來看,大法官確實可以推翻多數民意制定的法律,但死刑是包含深刻的歷史文化內容,每個國家的憲法審查制度都有不完美之處,大法官在作判決前應保持謙遜,「千萬不要想說要讓自己一生一世追求的理念付諸實現」,歐陸國家大法官做決定時,不會把自己放很大。

對於大法官的死刑理念引發爭議,蘇永欽說,不需懷疑大法官理念,但提醒大法官不應把「我」放很大,他舉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有關墮胎權等判決爲例,當大法官判決如鐘錶擺盪在左與右,「不知道正義在哪邊」。

蘇永欽說,死刑牽涉很多事實、知識問題,是需要被教育的,審議式民主提供更多資料。若他是大法官,會等待此公民審議問卷結果出爐再做決定。他也指出,審議民主是嘗試改善提升品質、更接近內涵,和憲法判決沒有直接關係,是平行進行。

發起此次審議民主的諮詢委員、國際透明組織亞洲代表葛傳宇則指出,司法正義是全球貪腐的重災區。臺灣政府目前所做所爲都在「打左轉燈右轉」,有死刑卻不執行,傷害司法公信力,且歐盟廢死,美國不廢死,世界的潮流並非單一價值。政大教授廖元豪也從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說明死刑違憲與否必須考慮社會道德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