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人資源回收素養調查 近7成民衆分數僅及格邊緣
統計發現,高達68.3%民衆答錯日常生活中常見垃圾的回收分類,顯示民衆環保意識仍待加強。(李柏澔攝)
回收真的都會再利用?這或許是很多人的疑問,根據環保署公告,全國資源回收率高達55.14%,然而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基金會與foodpanda合力發起的回收習慣統計發現,竟高達68.3%民衆答錯日常生活中常見垃圾如電子發票、便當盒等回收分類,顯示民衆環保意識仍待加強。
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基金會今(7)日舉辦「101個臺灣人必懂的垃圾分類回收大百科」網站上線記者會。
日前RE-THINK與foodpanda合作,發起臺灣史上最大回收素養調查,3.7萬樣本中超過9成民衆都表示有回收習慣,但回收知識僅在及格邊緣,高達68.3%民衆答錯日常生活中常見垃圾如電子發票、便當盒等回收分類,民衆也坦言回收相關知識來源多爲垃圾桶上的標示。
RE-THINK行銷公關總監王滋鮮說,回收有3個要素,就是正確分類、收集成本合理以及處理成本合理,若民衆不瞭解垃圾分類,垃圾量不減少,對環境危害將非常大。
RE-THINK創辦人黃之揚指出,「每個迷路的垃圾,都有個丟錯的主人」,研發超過1年的「回收大百科」整理出包括塑膠袋、安全帽、花盆、濾水器濾心等101個最常見卻常被丟錯的生活垃圾,其中也包含民衆常有的迷思,如電子發票、絨毛娃娃、橡皮筋等其實屬於一般垃圾,沾上油污的便當盒卻是回收垃圾。
黃之揚強調,「如果每個人的回收常識都不同,那就是社會問題」,今日「回收大百科」線上資料庫網站將上架、線下教育巡迴今年將舉辦,持續在線下展現影響力。
foodpanda資深公共事務經理郭昕宜說,2019年開始foodpanda就在推動減塑及免洗餐具減少使用的計劃,也在點餐APP新增「不主動索取免洗餐具按鈕」,雖然被消費者罵翻,但截至2020年10月,一年省下的免洗餐具高達530萬公斤,成效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