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從烏克蘭反問臺灣 「主流民意」是真民意?
在俄烏戰爭中參與俄軍的東烏克蘭頓涅茲克民兵。(圖/推特@GirkinGirkin)
最近一段時期朋友圈把彼此拉黑者有之,互相唾罵有之,揚言「如果你還覺得俄羅斯出兵有理我倆絕交」有之。在大陸內部兩派吵得一塌糊塗。
此番事件,隨着兩方緊鑼密鼓的談判可能在短期內暫時休止,但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將是更深遠長期的。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之後,「臺灣是不是烏克蘭」開始成爲媒體中的議題設置,此事件之後這議程設置無疑更牢不可破。
臺灣領導人被不斷抓着問「美國保不保護臺灣」,美國領導人也會被自家媒體揪着問「若臺海發生意外怎麼做」。以後兩岸一些風吹草動,就算沒那麼敏感,也更會被放大,並且與此次俄烏衝突相較。
隨着2024美國和臺灣都有大選,就算兩岸關係不會跳脫現在維持現狀的框架,但政治人物對北京喊出的說法,會更新鮮、更刺激——美國和臺灣都會如此。
誰能在「紅線」內對「中國」端出不同以往的菜色,這會決定候選人的媒體聲量和支持度,因此我們無法預測,已經夠緊張的兩岸關係是否會更緊張,是否會更誤會對方、更誤判情勢。
自然,在當下涉及一點點戰爭議題,都得強調俄羅斯是侵略、自己反戰,臺北女孩不能免俗。但哪個平民老百姓會喜歡看戰爭?朋友圈「站俄羅斯」者,不過是更多地從戰略考量,強調「政治」這兩個字的無情與殘酷;「站烏克蘭」者則更偏向人權爲上,這兩者不是非黑即白,雙方都有一定道理,也有一定重合。
曾說過很多次,我雖然就職於新聞網站,但根本不是政治專業出身,更不懂國際關係。幸好其他同事都專業,從我入行之後陸續會教我許多,也是邊工作邊學。所以這篇沒有要越俎代庖,講什麼俄羅斯烏克蘭關係或歷史淵源,更無資格論述哪方更聰明或更正義。
我不明白俄羅斯與烏克蘭,但我身處兩岸這個圈子,能體會到這件事情對臺海氛圍將造成長期深遠的影響。
而烏克蘭情況與臺灣情勢或多或少,會有一些重合點——這篇是從我個人的經驗出發,希望能讓您看到「爲何局面演變至今」的一些老百姓體悟。再次重述一次廢話:這僅是我個人經驗,無意代表所有臺灣人。
友情提示:
1 「戰爭就是錯」、「爲什麼受害者要反思」之類的話,或是拿中東非洲日本侵略等各種不同類型來類比,那都算您說得對。
2 烏克蘭相關的,最後一部分會講到,請您耐心看下去。
無感的「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
在臺灣常住的大陸人常常會驚訝於臺灣新聞的侷限性,以及臺灣同齡人對一些議題的天真浪漫——這兩點臺灣人並非不自覺。至少從小我就聽身邊大人痛罵臺灣新聞是臺灣島內無小事、臺灣島外無大事。
自然,整體環境會強調臺灣地理位置重要、第一島鏈等,而在這層面我從小的印象就是「啊,這是美國會保臺灣的理由,這是美國要負責的」。
臺灣與美國在「安全層面」是綁在一起的概念,是從我小時候就已經建立起來的。那時臺灣同樣也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但我們也從來不明白這代表什麼。彼時臺灣人就算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對這個詞倒是沒有多大反感,就是一片空白。
臺灣天天在講政治與藍綠,但百姓沒有很深刻意識到「政治」兩個字代表什麼意思。陳水扁那時天天與對岸對着幹,我周圍的大人們在罵的,是他貪腐、是他的政策「影響了兩岸貿易」(影響人們生計),而不是對臺海安危的影響——因爲在這一層面是有美國的。
直到現在非常多大陸朋友問過我,爲什麼臺灣人這麼相信他國能保護自己。我說,「我以前也是這樣想,這是從小環境就塑造出來的想法」。臺灣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做主,但另一方面國際空間又受限,這導致雖然社會偶爾很情緒化,但大多時候不甚在意國際發生什麼大事,因爲多數大事跟臺灣無關、臺灣亦決定不了。
2012年到北京讀書。那時大陸朋友對臺灣興致高昂,常問我一些政治問題,我總是以「因爲某國跟臺灣是好朋友」、「因爲某國老是欺負臺灣」、「我們臺灣跟某國是好朋友」這類句式回答。
某天一個同學跟我說,我發現你常用喜歡、討厭、欺負、是不是朋友這種字眼來講政治。
在臺灣時家人非常喜歡看政論節目,長輩常叨唸藍綠,更別說第一次參加投票那種格外有儀式感的經驗。我從小到大一直認爲政治就是政客吵架、大家投票、四年或八年一換,直到非常晚才意識到:能到北京讀書,兩岸年輕人能這麼熱絡往來,不是莫名就發生的。這就是「政治」兩個字對百姓的真實影響。
而一但決策層態度轉變,同樣地會立即波及人民。可以說人民何辜、對方好壞,但這就是政治,這是我們所身處的現實世界——當我真正開始認識政治的時候,我已經在北京了。
開始認識政治的時候,已經身在北京
我正好是在臺灣抗中情緒大爆發的前兩年離開臺灣。剛到北京時,不僅我們這種臺灣學生很愛在媒體上寫一些「臺生看大陸」之類的文章,在臺灣的陸生同樣很活躍,各種「陸生在臺灣正青春」之類的文章頻出,有幾位還出書或成爲意見領袖。
「臺北女孩看大陸」系列文章,也就是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才能在論壇連載。
2014年太陽花爆發,我告訴大陸朋友,如果不是身在北京,必定會參加。
原因嗎?大四那一年,一些同學逃避就業或一些現實問題,選擇了延遲畢業。而我身旁同學找工作的路,也大多辛苦。我那時找了一份三萬塊臺幣的工作,而我的主管大我十歲,名校碩士畢業,薪資僅多我六千塊臺幣,每天瘋狂加班。
我那時明白,身爲一名平凡的文科生,勤勤懇懇工作到四十歲大概是什麼光景。那一年我曾跟父母說過「你們臺灣這代真是命好」這種混帳話。
後來太陽花出現的關鍵字之一就是「世代對立」。我問自己,如果在臺灣去不去?也就明白了爲什麼當時那場被大陸視爲「莫名反中」的運動如此浩浩蕩蕩。
太陽花一年之後我入職新聞媒體,那時才真正開始跳脫「因爲某國欺負我們」、「因爲我們喜歡某國」這種句式和心態。但是從我開始去認識兩岸政治,學着討論政治議題時,兩岸氛圍急轉直下,而我已經在融入北京。
有次討論議題時一位臺灣同事跟我說:「你講得有道理,但太直了,而且你還是在大陸發展的。大家會牴觸。」
如果一個社會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而且政治人物和媒體都在爲了利益不斷放大這個敵人的威脅,那麼會導致人們開始相互找碴——你早就離開家鄉了、你立場有問題、你有家人在「敵國」...
社會會逐漸從可以兩方辯論,變成一種聲音獨大,最後形成一個非常凝固、無人能打破的政治正確,不認可這種政治正確的人也只能找到同溫層相互取暖。一派聲勢高漲,認爲自己是絕對正確的,另一派就放棄溝通冷眼旁觀。
疫情之前每年至少幾個月也可往返家鄉一次,「越來越看不透民意」是我的真實感覺。除了要好的臺灣同事和少數知心朋友之外,可以明顯感覺到人們對於一些議題築起很厚的心牆,你不會知道大家在網路上或現實中說的那些話,到底是因爲整體氛圍下只能如此說、還是真的如此想——碰到「中國」和「美國」這兩的關鍵字的時候尤其如此。
你會自動知道現在能說什麼、不能說什麼、說到什麼「尺度」是別人能接受的。
在我大學時期,同學偶爾吐槽政府或哪個政客、有點政治表態,根本不是什麼稀奇事,在同學們的社交媒體上各種立場都會有、偏藍偏綠都能各自發表意見。
我在近年註銷了臉書。在我註銷臉書之前,已經有不知道多久時間,沒有在朋友圈看到「不同於主流政治正確」的意見。
不知道有多少昔日講話的人變成「沉默的大多數」。
我很懷念過去。
但是在感嘆時代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到了這一步,媒體、意見領袖(專家學者、政府精英)、以及政治人物,這三者已經完全失能。他們利用民意,民意綁架他們,「主流民意」不斷上綱上線。就算有不同立場的媒體,亦不得不顧及。
結語:從烏克蘭反問臺灣
話到這裡,先暫且停頓。回過頭看烏克蘭。
我在看俄烏之爭相關新聞時,不斷去想:烏東問題已經數年了,現在爆發戰事,在過去幾年間,烏克蘭是否有媒體呼籲,現在的路線有點危險,要注意平衡與俄羅斯的關係?是否有意見領袖、學者呼籲過這些?
還是呼籲的人,都被打爲「賣國賊」?
對於這種涉及國家安全的外交路線,不同立場的媒體、政治人物、執掌國家的精英羣體,可曾好好辯論?還是菁英們只顧着指責:他家有人在俄羅斯、他親俄……
臺灣的太陽花,其中一部分因素就是青年世代對低薪的不滿。烏克蘭是否也出現類似的現象?而烏克蘭政治人物,是否因爲無力解決現實問題,只能不斷給予民衆「反俄」的精神嗎啡?
人民自然會認爲,「我們可以自由選擇要跟誰好」,這是人之常情。但什麼叫國家領袖?如果其做出的決策、其的思維模式跟郭雪筠平時寫文章打嘴炮一樣,「我要自由選擇權」、「不管我做什麼選擇你都能侵略我」,那爲何要選他,而不選雪筠?
國家領導人,是否有真正明白自己肩負着千萬百姓的命運與生命?還是顧着政治利益,孤注一擲地認爲「不會真的打仗啦、沒事啦」?
甚至整個社會,是否有一部分的人一直有感「正集體往危險的路線走」,但沒有人能突破這種氛圍?
我不懂烏克蘭,只是以這些問題反問臺海。
親愛的讀者朋友,「政府還不是你們自己選的」,這句話對老百姓來說,是最現實、也最不公平的一句話。
我從小到大,不知道什麼叫國際政治,因爲從新聞到整個環境,都沒教導我這些。我從小就知道,好多事情,「反正我們做不了主」。我只知道「我們應該」喜歡誰、討厭誰。
大學畢業,剛上班的那一年,上午十點出門,晚上九點回家,基本沒有太多精力去關心家國大事。我不知道我投票選出的政治人物到底在做什麼,只能偶爾刷刷網路新聞,更沒有精力去深入研討某個議題,就靠媒體整理出來的「懶人包」科普。
更別提許多得輪班的服務員、所有廣大的勞苦大衆,誰有時間去額外獲取中外資訊?
但是我們乖乖上班交稅,盡了一位公民的義務。
如果我一直在臺灣,我也會成爲「主流民意」的一分子。路是自己選的,若有問題是自找的,但真是嗎?
媒體、意見領袖,他們是蒐集資料、呈現給大衆的,是以自己專業科普相關知識的,他們可有盡到自己的專業素養與責任?政治人物,是落實有利於民的政策的,是掌控方向的掌舵手。他們又可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爲何出了事,一句「反正你們決定的」就可撇清自己關係?
但是,最後,一旦有任何意外,所有後果,都是老百姓在扛。
我從沒想過,兩岸氛圍變得這麼快。「臺北女孩看大陸」幾年前也沒想過,有一天必須寫這些敏感、對立、又不得不說的話題。
這篇寫得很累、邊寫邊想,或不完美,但已經盡力。作爲一個也投過票、也低薪過勞過的基層選民,寫起來只覺糾結。
所幸時代在變。互聯網雖然造成極端聲音橫行,但也讓兩岸能加快認識對方,讓基層百姓多一條路去了解「許多事情不是媒體寫的那樣」。
我身邊有很多臺灣小可愛,成長於完全不知道海峽那端人民在做啥的時代,在兩岸最友好的時代來到大陸,在開始成熟獨立的年紀碰上兩岸對立,在最「開竅」的時候又已融入大陸的生活,與臺灣的政治正確有些脫節。
命運的巧妙在於,那個以爲自己只是來混個文憑、天天只會跟同學抱怨北京的臺灣小北漂,竟然也一待十年,並在這條兩岸交流道路上狂奔不止。
比起臺灣像不像烏克蘭、海峽兩岸像不像俄烏之爭,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媒體、意見領袖,都應該有覺悟:不能讓自己人民跟烏克蘭人承受一樣的代價。這是我這個小小北漂,寫了四千字文章,最真實的心聲。(郭雪筠/臺北女孩)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延續《旺報》兩岸徵文活動,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