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民意就是臺灣共識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日前改口說,她的「臺灣共識」具有包容性,可以討論包括「一中各表」在內的所有兩岸主張,一反她過去否認「九二共識」的態度。究竟葫蘆裡賣的甚麼藥,無人能解。更令人吃驚的是,翌日總統選舉首場公開辯論中,她又隻字未提。
蔡英文曾說,當選後將凝聚「臺灣共識」,又說「臺灣共識」不是一般的民主多數決問題,也不是普通的立法或公共議題,而是一個民主程序。殊不知,在民主國家中政府由選舉產生,各政黨先提出人選和政策,再交付人民表決,是凝聚國內共識的常態。換言之,在我國,總統大選即爲表達主流民意的最佳方式,何須捨近求遠。倘若選輸了,即非主流民意,更遑論稱之爲「共識」。
不過,蔡英文的最大問題是沒有具體的兩岸政策,從她在「十年政綱」裡迴避敏感論述、刻意淡化兩岸議題,僅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模棱兩可的原則,即可窺見一般。
英國保守黨和工黨長期爲是否將公營事業民營化爭論不休,在幾經政黨輪替過程中,公營事業民營化或再度公營化,來來回回好幾次,雙方各自堅持立場,爲政策背書、對選民負責。民主就是這麼一回事。
如今大選倒數卅幾天,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尚未能擺脫形而上的模糊層次(metaphysical ambiguity),造成越來越多臺灣人民開始憂心,蔡英文將勢必走回阿扁的兩岸對抗老路。但換個方向想,當逾半的臺灣人不願見到民進黨的蔡英文當選時,「臺灣共識」就已形成了。
●作者陳錫蕃何志勇。陳錫蕃爲總統府國策顧問,曾任中華民國駐美代表;何志勇爲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政治學碩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助理研究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