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腦疾病30年當選院士 黃金生是臺灣腦庫推手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病理科教授黃金生,深耕神經科學領域30年,今當選中研院士。記者曾吉鬆/攝影
中研院院士會議今天選出第34屆院士暨名譽院士,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病理科教授黃金生當選,他深耕神經科學領域30年,也是臺灣腦庫的推手之一,臺大醫學系畢業的他,在臨牀工作上,每天都要爲病人及病人家屬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但過去對精神及神經疾病往往束手無策,當時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這方面做一些貢獻,覺得這30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他非常高興能當選中研院院士,希望以後爲臺灣神經科學、腦庫做更多貢獻。
腦庫是蒐集人往生後的腦神經組織,以研發神經退化疾病藥物,歷經多年奔走,臺灣腦庫在2023年啓用,神經罕見疾病患者、腦疾病患者、健康民衆,簽署同意捐腦者,一旦離世,遺體會立即送至腦庫捐出腦組織,腦庫成立將有助於找出小腦萎縮、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致病機轉,找尋藥方。
專攻神經科學領域的黃金生爲一位神經病理醫師,他敏銳地意識到,將他的研究與人的疾病聯繫起來的重要性,並於2008年率先建立前瞻性的腦庫,主要捐贈來源均爲美國民衆,從胚胎、新生兒到逐漸老化的都有,目前已有逾百例。
黃金生說,動物研究跟人類發展畢竟有落差,透過腦庫可以直接研究病人身體的既有細胞,找出這些細胞變得不正常的原因,但一個腦庫要建立,需要非常長的時間,他先前建立的腦庫就花了至少15年,希望發展越來越好、蒐集更多臺灣腦性疾病,對臺灣的醫療貢獻產生直接影響。
俗稱漸凍症的肌萎縮性側索硬化(ALS)和遺傳性額顳癡呆(FTD)等疾病,目前尚無藥物治療,黃金生希望透過腦庫,可以找到治療的解方,以延緩甚至有朝一日可以逆轉疾病。隨着臺灣人口逐漸老化,現在也有研究針對腦細胞退化時,人體的其他免疫細胞、血管等的退化,與腦部功能之間的影響,也許是因爲免疫疾病,或者血管老化等,伴隨不正常的蛋白質累積在腦中。
目前發展出植入腦中,可影響神經傳導的晶片,黃金生說,這可以成爲人腦和電腦傳導的橋樑,讓不能說話的漸凍症患者,有機會透過未病變的腦神經元與外界溝通,相關研究在近5年蓬勃發展,而這也會是未來5年,甚至10年的發展基石。
黃金生直言,當選院士很高興也很榮幸,他是臺大醫學系畢業,在大六、大七時期,在臨牀工作過程中,每天都要爲病人、病人家屬解決生老病死的難題,尤其精神疾病、神經疾病等,過去是束手無策的,所以當時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這方面做出貢獻,「這30年努力沒有白費,我們對人腦的瞭解愈來愈好」,希望未來能對臺灣的神經科學、腦庫做更多貢獻。
以下是黃金生研究或創作重要貢獻節錄:
黃金生在生物醫學領域做出許多傑出的貢獻,他的博士論文證明c-Kit配體是造血幹細胞的必需生長因子。自博士後研究至今,他專注神經科學,研究重點放在,神經發育以及導致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機制等2大議題。
爲了解人腦在老化過程中的病變,黃金生的重點研究放在常見的FTD和ALS,他的研究發現FTD基因Progranulin (GRN) 的突變,會導致神經發炎,其特徵是小膠質細胞中的溶酶體功能障礙導致神經線路特異性突觸修剪異常,神經元死亡,和TDP-43蛋白病變,以致神經迴路功能障礙。
此外,黃金生的實驗室還開發並研究了幾種ALS小老鼠模型,他們的研究證明,長期累積錯誤摺疊的蛋白質會改變細胞的穩定狀態,並刺激活化多種信號傳導途徑。例如內質網應激(ER stress)以及造成RNA轉錄和剪接錯誤。基於這些發獻,黃金生目前與多家藥廠合作,積極發展對治療神經退化性病變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