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甌窯遺址首度完整發掘 出土唐宣宗年號瓷器
▲中國首度完整發掘位於溫州市下轄的永嘉縣三江街道龍下村的坦頭遺址,揭示唐代甌窯產品的基本面貌。(圖/翻攝自騰訊網,下同。)
中國考古學家在東部沿海浙江溫州發現一座東西走向、依山而建、保存相當完整的唐代甌窯遺址,除了豐富的作坊遺蹟和祭祀遺蹟外,同時還出土大量的高質量青瓷器和各種類型的窯具,可說是首次較全面性揭示唐代甌窯產品的基本面貌與特徵。
「甌」是溫州的別稱,自中國古代東漢迄兩宋的甌窯因此得名。《新華網》報導,考古學家近日首度完整發掘位於溫州市下轄的永嘉縣三江街道龍下村的坦頭遺址,該遺址就地處楠溪江入甌江口,驚喜發現大量的碗、壺、罐、鉢、盆、盒、碟、盞、燈盞、輾輪等瓷器。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鄭建明指出,此次出土的甌窯產品質量上乘,胎質細緻緊緻,釉面晶瑩,釉色以淡青釉爲主,有的甚至可以與著名的越窯秘色瓷相媲美。
此外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在一件匣鉢上發現了「大中十一年」的紀年,一件匣鉢上則發現了「餘王監」三字,同時也在一件瓷碗上發現了「官作碗」等字樣。據瞭解,「大中」正是唐宣宗的年號,此次發現則將官府管理瓷窯的制度研究追溯到了唐代。
鄭建明強調,此次考古首次理清了唐代甌窯的基本信息,這對於研究當時唐代窯業管理制度具有指向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