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過5% 全國十大:高級技工有錢還僱不到

大陸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10日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圖/CFP視覺中國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技工荒」最早從珠三角長三角傳出,逐漸擴散至環渤海圈,甚至東北老工業基地。相較頂尖工業強國,像是日本整個產業工人隊伍中,高級技工佔比爲40%,德國則高達50%;而中國這一比例低落僅爲5%。正值大陸全國兩會,不少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呼籲,當務之急要爲大國培養更多「工匠」。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點出當前中國工業產業的困境,一個充滿傳統韻味詞彙,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據《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當時全國政協委員王向朝聽到這句話,馬上回應,「太好了!總理的話,講到我心坎兒裡去了!」並提出他的見解,「爲什麼我們鋼產量嚴重過剩,但我們卻連原子筆筆頭上一個小小的『球珠』都生產不了?」引發代表委員們熱議

什麼是「工匠精神」?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仔細雕琢的一種理念,如同「米粒正在電飯煲裡吸水、膨脹,一粒一粒逐漸變得香軟甘糯、顆粒晶瑩,包裹它們的除了水汽溫度,還有一顆匠人之心」。

由於產業工人整體素質技能水平不高,中國勞動生產率水平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40%,相當於美國的7.4%。以2015年爲例,中國單位勞動產出7318美元,世界平均水平是18487美元,而美國是98990美元。「簡單地說,1個美國人創造的財富,相當於我們13個人創造的財富,這也是我國工業製造大而不強的主要原因之一。」李守鎮指出,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國靠什麼贏得先機成就夢想

全國總工會宣傳教育部部長李守鎮回答記者提問。(圖/CFP視覺中國)

早在2015年,我國7千萬技工中,可稱爲「灰領」的高階技工僅佔5%。按「十五」規劃,這一比例應達到15%,因此,當時的缺口達7百萬人!

長期以來,社會上有這樣的「共識」:大學生人才,中專或技校生不是人才;科技、管理人員是人才,技工不是人才;做白領前途,當工人沒出息。雖說近段社會輿論正試圖扭轉這種觀念,但這種被公衆普遍認可的「共識」並非短時間內能夠扭轉過來,於是,許多人如果進不了大學,做不了白領,就直接從事簡單體力勞動。

中國最大的挑戰在人才,企業技術工人總量不足、技術等級偏低、技能單一,尤其是高級技能人才年齡偏高,技師高級技師嚴重缺乏,培養技工的環境相當貧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