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張勇值得期待嗎?

意料之中但又意料之外。

逍遙子卸任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和CEO,但同時也卸任了阿里雲董事長、CEO,由集團CEO吳泳銘接任。這位一度身兼阿里四職的最強職業經理人,至此僅擔任阿里合夥人。

這是令人錯愕的。從張勇3個月前卸任集團職務,以董事長兼CEO身份all in阿里雲智能集團來看,掌管阿里雲理應是一個長期安排,“不知中間發生了什麼,總之很突然,吳媽似乎是臨時派去救火的。”多位阿里員工如此向「暗涌Waves」表示。

最近的新聞也一度令人迷惑。上個月23日,阿里雲聯合極客公園還邀請了20多位中國大模型領域創業者,到杭州西溪溼地做了一場面對面的閉門交談,張勇將這場閉門會取名爲“西溪論道”。從網上傳出來的照片來看,站在衆人中間的逍遙子,似乎是在藉此團結大模型的中堅力量們,似乎還要爲阿里雲大幹一場。

這場閉門會談了許多話題,包括GPU的稀缺、開源模型LIama2的能力不足讓創業者同時面對成本難題和道德難題、ToB應用端客戶需求的不匹配等等。

其中,張勇最被關心的問題是:“大模型時代,雲本身到底是技術,還是產品?”張勇的迴應非常直接:“雲本身應該是產品,並且不是一個,而是一系列的產品。”

雖然是阿里雲牽頭的活動,但張勇並沒有安排任何有關“通義千問大模型”的宣講,在他看來,在這個容易出現Hyper Scaler(超大規模玩家)的跨技術時代,所有人要去觸摸技術本身,阿里雲要把握的是更核心的角色,也就是雲計算服務提供者。“而要做好這個角色,不懂大模型一定是不行的,我們如果不做通義千問,可能都搞不清楚該如何幫助各位創業者們。”張勇說。

在這場“榮休”中,阿里給足了裡子與面子:除了授予逍遙子阿里史上第一個“功勳阿里人”的榮譽稱號,還宣佈投資10億美金支持他設立面向未來的科技基金。

正如許多繁華過盡的創業者那樣,逍遙子也要做一位投資人了。

所有人都明白,如果張勇下場做投資,作爲一個常年跑在一線的頂級經理人,對於潛在被投項目的各項數據、優缺點、對資源的需求都能迅速瞭然於胸,甚至直接就認識被投企業的人,這樣有錢、有人脈、有能力的投資人對競爭者而言意味着什麼。

從大廠“榮休”,轉身做起投資人的例子不在少數。前美團COO幹嘉偉於2017年加入高瓴擔任運營顧問,曾去高瓴的被投項目東南亞電商SEA負責了半年的投後賦能工作,此外他也以個人名義出手做投資,專注的仍是創始團隊帶有美團基因的消費領域項目。陸奇則是另一個路數,在分別做過雅虎及微軟的副總裁角色後,陸奇在YC的創始人與百度的經理人角色之間反覆橫跳了一次,最後還是選擇了創辦奇績創壇,做的是中國版的YC。

但一個擺在張勇面前的問題是,如今是一個做投資的好年份嗎?況且還是10億美金?

參考張勇曾經的經歷,圍繞阿里系投資或許是一個理想之中的選擇。但ToC機會的枯竭,似乎令他——當然也包括所有投資人——的領域選擇是相對有限的。一些人猜測,AI顯然是他無法迴避的領域。但參考目前一級市場的情況,AI市場的成熟度也委實不夠。

職業經理人與基金創始人角色之間的壁壘,張勇能不能打破,還需要更長時間的驗證。

有意思的是,目前擔綱阿里巴巴鉅艦轉舵任務的是蔡崇信與吳泳銘,而人稱“吳媽”的吳泳銘在2015年就創辦了元璟資本,投資領域覆蓋硬科技、工業智造、醫療與出海等,代表案例如從A輪開始投資的理想汽車。

對吳泳銘來說,如此重擔在身,未來還能分擔多少精力給元璟?目前還是個未知題。但有接近元璟的人告訴「暗涌Waves」,元璟的多數工作本來就由多位合夥人在分擔,所以影響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