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治療接軌國際 健保擴大給付後近9成患者受益

肺癌第三代EGFR標靶健保擴大給付,健保署長石崇良(左5)表示,政策接軌國際,希望達成2030癌症死亡率降1/3目標。記者廖靜清/攝影

臺灣2024年10月1日起,正式擴大健保給付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涵蓋第3B、3C及第4期肺腺癌患者,並不限腦轉移病患。這項政策的推行,讓衆多肺癌患者能及早接受適切治療,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擴大給付後,有近9成晚期肺癌EGFR基因突變患者可受惠,預計每年約4000名新增患者有更好的治療選擇。

石崇良說,過去只有1成患者可獲得給付,此次肺癌第三代標靶給付擴增的政策改革,被視爲臺灣癌症治療接軌國際的重要一步,期望達成「2030年癌症死亡率降低1/3」的目標。未來將持續在健保財務可負擔下,將新藥或新科技納入給付;明年已確定編列公務預算50億元,用於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

肺癌是「發生人數最多、晚期確診比例最高、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三冠王,對國人健康及罹癌家庭帶來沉重壓力。根據臨牀研究統計,臺灣的肺腺癌病患,約55%帶有EGFR基因突變,病人羣體佔最大宗。此擴大給付政策,補足晚期治療的最大缺口,可望提升晚期肺癌存活率及降低死亡率。

石崇良強調,每年約18000人新診斷肺癌,但有超過五成患者已是第三、四期。肺癌晚期藥物給付的費用不便宜,但是適用的病人數多,擴大健保給付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單年最高總藥費支出超過90億元,是健保史上給付單一藥品年度費用最高的藥品。但是第三代標靶已是各大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的晚期一線治療首選,臺灣一定要跟上國際腳步。

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表示,平均統計,第四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僅1成,肺癌第三代標靶給付擴增,有望提升晚期病人的存活率至2成以上,並大幅減輕經濟負擔,平均每位病友每年節省約 115 萬元藥費。另外,肺癌標靶藥物比起傳統的化療藥物副作用小,病人接受度較高,無法接受化學治療的高齡族羣,可經由標靶藥得到更多的治療效益。

新竹臺大分院院長餘忠仁說,晚期肺癌患者如果能第一線就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可有效預防腦轉移、延長存活期,包括保有較好的認知功能、提升生活品質。健保趕上國際趨勢,給付範圍到3期,且不再限制腦轉移。新制10月1日上路後,過去因爲限制性給付,能用到藥的癌友只有1/8,如今接軌國際,讓所有EGFR基因突變患者都有機會用藥。

健保署比照其他國家給付三代標靶藥物,放寬用藥門檻,臺灣肺癌研究學會理事長楊志新表示,這項政策可提升臺灣在全球新藥臨牀試驗中的地位。國際上多項臨牀試驗的收案標準,都是第一線必須使用過第三代標靶的病患,纔可進入臨牀試驗。當患者有機會參與臨牀試驗接受先進的新藥治療,就可能受益於創新藥物的早期應用,也能大幅降低癌症術後的復發機率。

肺癌第三代EGFR標靶健保擴大給付 (自113年10月1日生效)

原給付規定

1.第4期肺腺癌

2.僅限EGFR Exon 19 Del基因突變且合併腦轉移

修訂後給付規定

1.第3B、3C、4期肺腺癌

2.EGFR Exon 19 Del基因突變或EGFR Exon 21 L858R基因突變

3.不限腦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