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機的時候,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道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13日發表一篇文章,標題爲《永無止境的循環:爲什麼我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比我們想的多》,作者是安娜·布爾內斯。全文編譯如下:

侵佔大量時間

我們很難意識到,手機已經逐漸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你第一次使用“屏幕使用時間”或“數字健康”功能,看到自己每天花在小小屏幕上的時間時,你很難不大吃一驚:我們每天平均花在小屏幕上的時間超過3小時,年輕人甚至長達6小時。雖然有關使用智能手機與心理健康問題之間的關係還存在相當大的爭議,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很少有人一覺醒來就會想“我今天要花4個小時看手機”。我們並沒有刻意決定這麼做,手機卻已經吸引了我們的大部分注意力。

每天我們都會出於某個特定目的多次拿起手機,比如看時間或查看通知消息等。而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時,30分鐘已經過去了。一項調查顯示,半數用戶每天都會拿起手機80多次進行反覆查看。人們查看手機的時間會延長,並侵佔或取代其他日常活動。

西班牙拉里奧哈大學教育學家阿多拉茜翁·迪亞斯·洛佩斯指出:“我們把手機當成逃避無聊或緩解壓力的便捷方式。我們經常在沒有特定目的的情況下打開手機,只是爲了填補片刻的等待時間或逃避現實。這最終變成了一種習慣,在不知不覺中消耗了我們大量時間。”

智能手機之所以能在不知不覺中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罪魁禍首之一就是應用程序的設計,其目的正是爲了困住我們,讓我們願意再次使用。

心理學家、技術成癮問題專家加芙列拉·保利指出:“從廣義上說,人類活動主要有兩個目標:避免痛苦和尋求快樂。手機這些設備就是爲此而設計的。通過獲得點贊或收取各種通知,我們可以獲得一劑多巴胺。我們爲此感到快樂、有趣。”這位專家還指出,已經有學者對無限滾動效應進行過充分研究,無限滾動意味着總有新的內容出現,“這把我們困在某種循環中,使得我們總想了解最新的一切”。

有些研究已經對應用程序的登陸門檻如此之低、註銷賬號成本又如此之高的原因展開過更具體的調查。比如雖然邏輯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已經觀看了多個類似內容,我們勢必想要有所改變,但事實證明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根據2021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連續觀看五個音樂類視頻的用戶選擇再多看一個的可能性比只看了一個同類視頻的用戶高出10%。此外,如果我們認爲這些視頻屬於同一類別,那麼我們再看一個視頻的可能性就會增加21%。

我們是將要完成的任務與看視頻穿插在一起,還是先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這種區別很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先完成四項其他指定任務,然後觀看兩個視頻的人,比那些將完成任務和看視頻兩件事穿插進行的人,想要再多看一段視頻的可能性高出22%。換句話說,重要的是儘量在看完一個內容後就停下來,或者如果想要繼續,就換一個類別。

感知能力下降

另一個問題是,當我們處在這種循環中時,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會發生什麼變化。迪亞斯·洛佩斯指出:“當我們腦子裡想着‘來吧,再看一會兒’時,我們真的沒有意識到我們實際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比我們預計的已經多很多了嗎?”迪亞斯·洛佩斯解釋了產生這種情況的兩個原因:一是應用程序的設計導致我們處於波動狀態,二是我們的時間感知能力下降了。

“我們感知時間的能力受到影響是因爲我們與外部信號‘脫離’了。在沒有明確終點的情況下,我們失去了告訴我們應該停止的參考點。持續的刺激使我們無法自然停頓,而這種自然停頓原本可以讓我們抓住機會看看錶或注意到時間的流逝。沒有最低限度的中斷,再加上不斷繼續的可能性,讓我們失去了對時間流逝的意識。”迪亞斯·洛佩斯說。

加芙列拉·保利對此表示贊同。她指出,在無限循環中我們的自我意識水平會隨着這些外部信號的消失而降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接收到來自外界的信號,如光線、噪音等。比如你聽到鄰居下班回家或帶狗出門的聲音,你就知道天已經黑了。但當我們打電話、看電影或玩電子遊戲時,這些信號就會大大減少,因爲我們在做這些事情時就是與噪音、燈光和亮度在一起。我們已經沉浸在這種環境中,時間標記會消失。大腦很難記錄時間的流逝。”

如何跳出怪圈

“網絡沒有終點”這一事實讓這種“全神貫注”更加危險。加芙列拉·保利還補充了另一個主要原因:自欺欺人。“我們會對自己說‘我先用一會兒手機,然後再工作’,這是有意識地推遲或拖延。”

這一切造成的一個後果是,這不僅改變了我們在使用手機時對時間的感知,而且如果我們長時間使用手機,還會改變我們在任何其他情況下對時間的感知:我們會感覺時間過得更快了。

如何跳出這個怪圈?加芙列拉·保利的主要建議是,首先要對自己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建立概念,然後採取一些策略,“從一小步做起”,比如限制使用應用程序的時間、關閉通知、建立“絕不通融”的斷網時間和空間。

“這並不是妖魔化網絡、手機或其他類似東西,而是要負責任地、有意識地、健康地使用它們。我們必須在聯網和享受離線時間之間找到平衡。”加芙列拉·保利說。(編譯/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