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全:爲中國產業修補短板的企業,未來一定會成功
演講 / 王煜全
在過去40年裡,我們中國的經濟發展大多數時候是機會找你,你正好站在那個位置,機會來了你就賺了大錢。爲什麼?不知道。未來40年要你找機會。
過去40年是單點突破爲主,我們一件事兒做好就可以。未來40年是個系統工程。做企業的人都知道,初創期的企業想的是我把一個業務做好就好了。但是企業規模做大了,做成熟了,你發現業務做好不行,還要做市場;市場做好不行,還要做公關;公關做好不行,還要做一些風險防範。你想得就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
一個小企業要成功看長板,一個大企業要成功看短板。短板會葬送一個大企業,你要把短板修補好。
中國經濟也是如此,過去40年的成功是什麼?是無數優秀的創業者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長板,我們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工業格局特別大。但是我們依然有一些地方被人卡了脖子,說明什麼?說明我們長板是長,但是我們的整個結構裡面有缺陷。
所以,現在全國上下都在統一認識,我們未來40年,政府也在喊內循環,內循環幹什麼?內循環就要着重修補短板、建立生態、建立系統,這是未來的重中之重。
所以,我們要知道未來的趨勢,知道科技趨勢,知道政策趨勢,我們才知道我們應該站在哪兒。如果你成了那個能夠爲我們產業修補短板的人才,我相信你在未來這幾十年肯定會空前地成功。
我們看到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終於要引入先進科技了。
我們幾年前就在喊這個口號,未來沒有一個企業不是科技企業。但是碰到企業跟我們談的時候,往往第一句話,我是傳統產業的,我不知道怎麼用科技。
我告訴你,每一個產業都有科技可用,你如果用不好科技,你就等着吧,未來不是所謂科技產業的人闖到你的領域裡把你幹掉,絕大多數情況是你這個領域最先引入先進科技的那家企業把其他沒有引入先進科技的企業幹掉了。爲什麼?因爲科技只是武器。最懂你這個產業的人,才能夠最好地使用這個武器,然後實現壟斷,或者實現極大的份額提升。
以前互聯網產業老是講一點,叫做天然壟斷性。天然壟斷性不是互聯網的特點,是科技的特點。當每個產業都科技化的時候,每個產業都有壟斷的機會。所以,科技是個挑戰,也帶來了機會。
這個時代人人都離不開科技,可能你會說科技給你帶來了問題,傳統企業必須要砸大錢去做科技升級了。你看以前我的預算裡,哪有租帶寬這回事,哪有到阿里雲上租空間這回事,現在必須有了,花費又大了。
但是注意,科技永遠不是問題,科技永遠是問題的解。你覺得花費大,是你沒有找到機會把這個花費成倍賺回來,當你真正學會科技的時候,你會發現賺回來的收益遠遠大於你的成本。
如果我們能夠擁抱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這是我想給大家傳遞的,不要因爲你不是科技企業,你不懂科技就覺得你沒機會,就覺得科技跟你不相關,每個人都有機會。
爲什麼?原因特別簡單,科技企業是會用科技的企業,而不是發明了科技的企業。
舉個例子,坦克誰發明的?是個懸案。有人說是英國人發明的,甚至有人說是澳大利亞工程師發明的,最後是誰?還沒有完全確定。但是誰打出的閃電戰我們都知道,德國人。
那你說坦克重要呢,還是閃電戰重要?我們已經都有答案了。科技就是如此。你不是要造出坦克來,你是要找到最好的坦克打出閃電戰。最經典的案例我們都知道,喬布斯的翻身,蘋果今天的輝煌,不起始於iPhone,而起始於iPod,今天已經沒人用了,因爲它被整合到手機裡了。
我還記得當年喬布斯發佈第一款手機的時候,我們去看那個視頻直播,興奮得不得了,因爲喬布斯拿出一個小東西來,說這個東西是三個東西的結合,它是一個iPod,它是一個手機,他還發明瞭一個詞叫做互聯網導航裝置。所以喬布斯把它整合進去了,但是他第一個先得說是iPod,爲什麼?iPod非常成功。
但是你看他們成功背後的技術是什麼?iPod後面的技術是一個當時比較大容量的存儲,這個存儲的裝置是東芝做的。這個裝置很尷尬,大容量呢不到硬盤那麼大,但是又比普通的MP3大,這個東西能幹什麼?不知道。但是喬布斯就很清楚。
當iPod出來的時候,我自己都是牴觸的,我們要iPod幹嘛呢?當時我們的標準用法是我在電腦裡存了所有的音樂,然後我的一個MP3,非常非常小,我可以放10首歌。所以我今天導出來10首今天要聽的,高高興興帶着MP3上班去了,這是當時比較時髦的玩法。
我當時覺得牴觸是因爲,我見過用更小的、更精巧的設備去替代大的,我沒見過用一個大的設備替代小的,人家MP3已經那麼小了,當時的iPod得有5個MP3那麼大,這怎麼能替代?後來我纔想明白,人家喬布斯就是聰明,爲什麼?因爲他說,我要的不是裝10首歌,我要的是把你電腦裡1000首歌全都帶在你身上,這個就厲害了。因爲大多數人不會天天電腦和手機導。
後面我們做移動業務,我就越來越理解IT產品的本質規律了,兩者聯用的機會幾乎爲零。舉個例子,最早的時候手機照相不發達,當時運營商的方案是什麼?手機用一條線連着數字相機,數字相機拍了用手機傳出去。這個方案根本就起不來,爲什麼?沒有用戶能夠養成兩者聯用的習慣,再方便都不行,一定是整合的。
所以說,電腦來存歌,MP3來放歌,這個市場一定小衆。如果你把它做成純粹放在一個哪怕大一點的設備裡,就一定大衆。這個精髓是什麼?精髓是因爲你懂閃電戰,所以你會找到坦克,把坦克的效用發揮到最大化。這個是推動科技產業進步的真正關鍵。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個教授說,一個經濟體的發達與否,不在於你多快引入先進科技,而在於引入先進科技的深度,也就是說有多少人使用上了先進科技。
中國今天的經濟發達,不是因爲我們首先發明瞭手機支付,不是因爲我們首先發明瞭高鐵,而是我們把高鐵布得到處都是,我們把手機支付讓每個人使用上,使用程度決定了經濟水平。那這個使用水平靠誰來實現?靠企業家。
在這兒必須要爲我們企業家說句話,我們企業家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和自己的責任。經濟的進步,社會的進步不是靠科學家(不是說科學家沒有用),相對而言企業家要比科學家重要得多。
如果沒有喬布斯,那個東芝的發明會被棄置,會永遠用不上。讓用戶形成使用習慣,做企業的都知道有多難,因爲用戶的體驗、用戶的使用習慣非常難以照顧得到。
反過來講,企業家就要承擔責任,這個產品好不好,這個科技能不能造福社會,就是你的責任。
由於這麼多先進科技來了,對我們企業家來說就要加強學習,學習什麼?有哪些先進科技。
我打個比方,什麼叫科技企業家?企業家總是要有工具做武器的,相當於你是一個將軍,你要去建設你的武器庫。科技企業家就是擅長用最先進的武器的那個企業家。
哪些科技先進,雲計算、人工智能,包括機器人、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數字化這些技術,包括產業服務、高端製造、高端服務,一定是這樣。關鍵是你知道這些領域裡都有哪些技術嗎?你知道這些技術是誰提供的嗎?你知道這些技術提供出來以後怎麼用嗎?
你看我們都已經在浙江了,阿里雲就在邊上。你跟阿里雲打過交道沒?你想過把你的IT系統搬到雲上沒?你知道阿里雲那些更高端的技術怎麼用嗎?反正我知道阿里雲還有很多高端人工智能的東西沒有放上去。要我是你,我就天天催阿里雲,你那麼先進的技術爲什麼要藏着,爲什麼不讓我使,你要學會用科技。
我們講,雲必須立刻用,人工智能必須立刻用,大數據必須立刻用,怎麼用?先從自己開始,我的企業能不能大量產生數據。我如果不能產生數據,我從哪兒能夠找到持續不斷給我提供數據的提供者。
我們一兩年以前專門寫過文章,未來有個職業會很熱,叫數據獵頭。什麼意思呢?企業需要各種數據支持自己發展,數據獵頭就是從各地去看哪有數據,然後我把數據交給你,幫你企業能夠用好數據,你當然就能夠得到發展,因爲數據來源非常多。
舉個例子,現在我們都知道衛星數據商業化了,天上衛星越來越多了,尤其像馬斯克那樣的瘋子,不停往天上發衛星,他已經發了上千顆了,通信衛星已經有1500顆了。
全球在這些衛星監測上做到什麼水平?一週時間裡地球所有的角落,除了被雲蓋住以外,基本上都被掃過、拍過一遍,覆蓋地球的85%。所以你會看到說,沒有秘密了,這些數據都有,關鍵看會不會用。
國外有一個公司非常聰明,去採購衛星觀測數據,採購完了幹嘛呢?他觀測國外超市停車場的情況,能看到有多少輛車。如果全美國超市停車的數量都下降,估計整個經濟都下降了,這個你沒有辦法。最怕的是什麼?最怕的是沃爾瑪的停車數量下降了,但是它的競爭對手Costco的停車數量沒下降,那說明什麼問題?你該小心了。
隨着科技進步,競爭觀測手段在進步,那現在有了大數據,競爭觀測基本上能夠做到實時了,當然有些反過來的東西你也要理解。以前數據跟蹤監測都是能夠做到很深,你往裡面種個cookie,能夠跟蹤到人家訪問哪個網頁,但現在這個被禁掉了。你就要做調整,你以前觀測跟蹤用戶的手段就不行了。
這就是你要了解的東西,這就是你的武器,所以你要問自己你用了沒有。
我們未來在服務上,在品牌打造上,都有巨大的機會。
機會靠什麼實現?一定靠更新的科技。我們老喊彎道超車,當老科技已經定型的時候,對不起,沒有彎道,那是個直道。
比如芯片產業,中國過去二十年裡花費了多少億想在芯片產業裡彎道超車,成功了嗎?沒成功。因爲過去二十年芯片產業是個直道,就是以英特爾和AMD爲代表的X86架構的CPU,人家已經搞完了,整個生態健全了,你插不進去。
現在爲什麼有機會了呢?因爲現在芯片產業整個轉型了,技術整個變革了,從過去的單芯片功能爲主的CPU架構,到現在多芯片整合,而且功能不同,叫做異構計算結構的整合芯片SOC。
這個時候CPU不重要了,X86架構整個被拋棄掉了,用一個更簡化指令ARM架構來替代它了,而ARM是開放的。更重要的是,這個叫做異構計算單元,我用來做專門任務那個,通用任務不重要,專用任務更重要,更常見的叫GPU,包括人工智能芯片,都是用來幹這個的。
因爲這個大的格局改變,科技的轉變,科技方向的轉變,它纔出現了彎道,因爲它轉彎了纔有彎道,這時候纔有機會超車。所以,您直道給我超一個試試看?爲什麼要搞科技,如果我科技領先了,如果沒有重大變革的時候,我就贏定了。所以,這個規律要知道,不是隨便好超車的。
中國一堆的製造企業,製造能力真的令人佩服,非常非常強。但社會地位和產業鏈地位不夠,你就是代工的,來料加工,自己都覺得自己地位不高,別怪人家輕視你。
其實我們應該從政府到民間到企業,大力推廣製造是個本事,科技製造是個了不得的本事,裡面有大量科技含量,一點都不比科學家差。科技製造家應該去大學當教授,因爲科技的轉化,這些製造家懂,這不是一個小學問,是個大學問。
中國之所以能夠爲全世界大規模生產,之所以有大規模生產的優勢,就是因爲我們首先實現了大規模生產,你只有生產過才知道怎麼能生產得更好,這個裡面有大量的經驗積累,所以爲什麼我說中國叫科技製造家,應該把它做成學問,應該去高校裡當博導,講課,去帶研究生、博士生。
製造是中國的命脈,每個人都在喊先進製造,而先進製造專業在中國有幾處。那幾處先進製造專業在高校裡,有幾個講到的是實實在在工業製造做的事情?沒有,空談沒有意義。
真正的學問應該從實踐裡來,真正先進製造的理解應該是這些學生去貼近製造企業去看、去學,這裡中國有大量經驗缺乏總結。
所以我們現在整個中國科技產業企業其實坦白說有很多需要正本清源的東西,要更重視科技企業家,也要重視我們的真正優勢在哪兒。
美國天天喊的是製造業回遷,怕的是我們的製造,他怕的一定是我們最強的,我們最強的一定要讓它再強,你跟人家競爭要拿你的長板去打。如果我們也不重視,美國還打你,那製造就艱難了。
所以一定要重視製造,尤其我們現在講科技3.0時代,意思是什麼呢,既需要有很強的先進科技做支持,也需要有強大的轉化能力。不光要轉化出來,還要能夠量產。不光能量產,還要鋪到全球市場,也就是科技企業的成敗是看最終結果的,最終結果是什麼,是用優質低價的產品能夠鋪到全球市場,全球市場佔有率決定了你的成敗,中間缺一步都不行。
中國至少能佔一條半,一個我們的製造能力能爲全球提供產品,而且是優質低價。另一個,中國市場佔全球現在不到20%,未來還會漲,而且我們是一個足夠大的單一市場。
結論很簡單,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應該是會越來越光明,但依然取決我們每個人。我們能不能做好,就決定了中國的經濟能不能光明,我們每個人都是有使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