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Family/前MIT中國區面試官林爲千、蔣佩蓉夫妻:世界級大學要的是怎樣的學生?
文 / 彭漣漪
如果你還以爲頂尖聰明、頂尖優秀的學生,是美國名校優先選擇的大一新學生,那可就想錯了。
林爲千、蔣佩蓉MIT夫妻檔,要分享他們實務上歸納出的新觀點。他們兩位都是臺灣出生、美國小留學生背景,同樣念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在大陸工作期間,同樣爲MIT擔任大陸學生面試官的職務。蔣佩蓉做了十多年,最後做到中國區總面試官一職。
他們養育了三個兒子,大兒子同樣成了父母麻省理工學院的學弟。林爲千、蔣佩蓉參與美國名校招生實務多年,深刻體會到名校對學生的選擇偏好,對未來人才的需求條件,這多多少少影響到他們在家中養育孩子的觀念及做法。
林爲千長時間在微軟美國及大陸擔任高階主管,蔣佩蓉年輕時曾在科技公司工作,後來爲兼顧家庭及教育教養責任,成爲自由工作者,在婚姻、親子和國際商務禮儀方面經營出一片天,甚至成爲暢銷書作家,寫過包括《下一代的競爭力: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總面試官的教子手記》等教養書籍。
書中有個精華結論是這樣的:「世界級大學尋找的學生,不僅要有聰明的大腦(智商IQ),更要擁有高尚的人品(品商CQ)、較高的情商(情商EQ)和較強的抗壓能力(逆商AQ),也就是新時代的4Q,」蔣佩蓉一再強調,具備健全4Q的孩子,在全球化競爭中擁有極佳的優勢。
2019年的初春,林爲千、蔣佩蓉來到臺灣短暫停留,特地撥出時間,接受《未來Family》專訪。亮麗的夫妻檔端坐在書香環繞的空間,精神奕奕,談笑風生,一邊喝着咖啡,一邊聊着他們多年來擔任MIT中國面試官的有趣經驗及觀察。多年後,在他們面試過數十、上百位優秀學生當中,他們記住了誰?想起哪些故事?結果也是出乎記者的預料。
多元發展、有個人特色、對知識以外事物的熱情執着……,這些特質,是美國名校真正偏好的學生;往下推論,也是他們依照過去畢業校友表現,認爲未來人才應有的樣貌。當然,學生還是要通過知識性學習的基本門檻,但這只是門檻。
招收學生像組登山隊,重視多樣性
「GPA、SAT(美國大型檢定考試成績)是門檻,但有太多GPA、SAT滿分的學生沒有被錄取。只有成績和分數是不夠的,」蔣佩蓉分享,有一年(MIT當年共錄取了5位中國學生),一開始,拿了中國、世界奧數金牌的5個學生之間有3位申請了MIT,最後MIT只錄取其中的一位,就是全球分數最高的那一位。「對MIT來說,有一位奧數冠軍就夠了,」蔣佩蓉指出。
「MIT每年招收學生,像是組一個登山隊一樣,重視的是每年學生的多樣性,有的人可能特別幽默,有的喜歡植物,有的會動手做實驗,MIT最後錄取考量,是調整各類型專長學生的比例,」蔣佩蓉如此比喻。錄取學生是組合一屆互相匹配和懂得合作的登山隊員,不是挑選1100位成績和分數最高,一模一樣的理工機器人。
面試時的「a-ha moment」(啊哈時刻)
林爲千表示,他面試學生的時候,想的是:「這個人,進MIT學習會快樂嗎?對MIT會有貢獻嗎?」面試時找的是「a-ha moment」(啊哈時刻);例如學生談到他的科學實驗時,就開始講得熱力四射、激情澎湃,讓面試官被觸動,這就是「a-ha moment」。林爲千在微軟擔任主管多年,從實務人才表現回推,也有獨特的面試原則。
林爲千回憶,有個學生的「a-ha moment」是這樣的:他的書面資料看來一般,面試時表現很安靜,敘述時也一般,不特別突出,但當話題接到他的兄弟姊妹時,學生提到他有一位智障的弟弟,他花了不少時間幫助弟弟學習,也因此在外面做志工,講話的音調突然提高,安靜的姿態也開始生動。「這位學生從一個平淡的人變成很激情的人,」讓林爲千印象深刻,後來給MIT寫推薦信時寫得特別熱情。
有個人特質、有想法的學生,會給面試官留下好的印象。蔣佩蓉舉她面試過的一位來自河南小村落的學生爲例,他高中就讀很一般的學校,沒有留學過,但英文非常流利。蔣佩蓉跟他聊天時特別問他,英文怎麼學得那麼好。學生回答,學校裡有個外籍教師,他會找機會每星期五等外師休息喝咖啡的時候,去找他用英文聊天。
此外,這學生會買亞馬遜網路書店每個月榜上前十名的外文書來看,在學校組羽毛球隊,玩機器人……。面試官馬上看出來學生個性非常的積極主動。講到這裡,林爲千評析:太多在明星學校的學生,生活被排得滿滿的,反而沒有機會做一些自主特別的事情,但來自窮困偏鄉的學生,沒有資源,會想辦法找出路,例如到自行車店要一些零件,回去自己組裝機械。這樣自動自主的經驗,會讓面試官印象深刻。
拿回自己未來的自主權
「希望18歲的學生,能夠拿回未來的自主權,」林爲千對一個準備進入大學就讀學生的期待是:「擁有自己的未來」,而不是被安排好。
《未來Family》採訪主軸鎖定MIT錄取新生的條件,希望有助臺灣父母瞭解美國名校對未來人才的要求。然而,蔣佩蓉在採訪最後,突然迸出一句她想跟年輕人溝通的心裡話:錄取好的大學,不一定表示人生會成功,在漫長的人生路途上,有很多洗牌的可能,或許有些學生開竅晚,或許不是在大學期間。期許年輕人放開對名校的執着,勇敢找自己、做自己。
MIT父母帶孩子過間隔年
林爲千、蔣佩蓉一家,可說是浸潤在MIT強調學生多樣性的文化中,夫妻倆沒有強力鞭策孩子學習,倒是強力帶着孩子到處奔波、體驗人生。
在2003年,林家全家搬到北京定居,林爲千曾任微軟創投大中華區負責人、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運營總監,工作繁忙可想而知。然而,在2013年,林家決定在老二高中畢業去美國讀大學的時候,辭掉工作,夫妻倆帶着小學剛畢業的老三過了一個間隔年(gap year),他們一起走過整個北美、歐洲、還有中東。之後回到美國西雅圖定居。
蔣佩蓉發現,孩子經歷間隔年的陶冶後,眼界打開了,EQ提升了,對多元文化有更多瞭解,花一學期的時間不到學校上課,一點也不浪費。
林家的大兒子去麻省理工報到之前,也過了一個間隔年。在這一年裡,他創作出版了一張搖滾樂專輯、一本小說,兼職做家教,賺了5萬多人民幣,還去歐洲旅遊一陣子。
「希望孩子對世界是感興趣的,瞭解社會的需求在哪裡,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裡,」林爲千認爲,陪伴孩子成長,要順着他們的性子。孩子學下棋、積木,他會陪着一起玩;孩子喜歡火車,就一起看卡通,瞭解火車是怎麼運行的,也會到處尋找火車博物館、火車模型店、火車俱樂部等各種有關火車的活動和場所參觀。
這一對理工背景的夫妻檔,教育教養自己孩子的過程中,兼具很感性的做法,符合了MIT選擇學生的要求:多元、自我特色、自主。
※延伸閱讀:
1.食育達人分享2〉教育博士陳美齡:4個方法,教孩子健康的飲食
2.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乏攻擊;最重要的不是別人,而是你和孩子,只要你和孩子快樂
3.孩子的「嫌棄病」是大人嬌慣出來的,父母可以不要孩子的回報,但必須要教會孩子懂得惜福和感恩
4.想教孩子管理情緒,卻只跟他說「不要哭!別生氣!別難過!」?正確的情緒教育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5.父母要以身作則,6歲以前一定要培養孩子「聆聽別人說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