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照進現實|羣英匯山城 智慧啓未來

04:47

1月19日上午,重慶市六屆人大三次會議在市人民大禮堂開幕,市長鬍衡華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一年來,重慶抓教育、興科技、育人才,創新創造活力迸發。

未來產業是依靠科技創新來驅動的產業,其關鍵在創新,首要是人才。近年來,重慶全面實施“人才強市”首位戰略,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在全國率先系統實施“目錄+計分”人才認定機制,“以實績論英雄”探路先行人才評價改革,爲現代化新重慶提供“智核”能量。

如何才能推動人才和未來產業“雙向奔赴”?重慶有着自己的“答案”。

科學家賦能

錢程,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也是重慶精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作爲國際上最早涉獵惡性腫瘤細胞治療研究專業領域的團隊,他帶領的精準生物擁有精準醫學和細胞治療領域核心技術和多項國際前沿技術,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也名列國內行業前位,力爭於2028年實現3個國家一類CAR-T新藥上市,惠及中國乃至全球的患者。

在重慶精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實驗室,記者見到了正在爲團隊講解問題的錢程博士。

錢程博士向記者透露,他帶領團隊研發的“普基奧侖賽注射液”獲准納入國家“優先審評品種名單”,有望於2025年獲批上市,成爲國內首款治療兒童白血病CAR-T上市新藥。

記者獲悉,到目前爲止,精準生物已經拿到了4個CAR-T細胞國家一類新藥臨牀批件,覆蓋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腸胃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9項適應症,實現了細胞治療血液腫瘤和實體腫瘤的全球率先突破。

“相關產品上市後,將惠及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患者。”錢程表示。

談及企業未來發展規劃,錢程表示,他將帶領團隊持續深耕基因與細胞治療領域,在重慶這片科創熱土上不斷地發展壯大,同時利用重慶市在住房安家、醫療教育、創新創業方面的人才優惠政策,讓企業招攬的人才能夠在這裡專心科研、舒心生活和安心發展!

本土人才崛起

除了海外人才的迴歸,重慶本土人才的孵化也爲新質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和未來產業的探索提供着有力支撐。

清安儲能(重慶)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李德勝師從清華大學歐陽明高院士,是電力工程師出身,與“電”打了20年交道。從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經驗的電力工程師到創業CEO,他的創業故事正在重慶這片熱土上精彩演繹。

2021年,他創辦了清安儲能技術有限公司,針對行業痛點,提供安全、經濟、綠色的能源解決方案。作爲最早入駐重慶高新區科學谷的企業,他們主導成立了重慶唯一的儲能和智慧能源的創新聯盟,並在2023年發佈了重慶的第一個產業白皮書。

談及這幾年企業在重慶的快速發展,李德勝表示:“重慶近年來高質量的發展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機會。政府的支持政策、完善的產業鏈、多元的人才政策,讓我們在這裡生根發芽,持續釋放科創潛力。重慶是追求夢想和實現價值的理想熱土。”

頂尖團隊齊聚

在明月湖實驗室,重慶新型儲能材料與裝備研究院固態儲氫研發中心負責人陳玉安剛剛結束會議。

在展廳中,他結合創新產品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目前,他帶領他的團隊主要從事鎂基固態儲氫的研發工作。傳統的氫氣儲存方式依賴於高壓氣罐,存在安全隱患,而鎂的固態屬性有望實現儲氫高壓低溫向常溫常壓的轉變,從而解決氫能戰略實施過程中的瓶頸問題。結合重慶市氫能的發展,他們研製的產品能夠以更低更安全的方式爲加氫站提供高純度的氫氣。

“未來,我們將努力去打造鎂基儲存材料與裝備,致力於重慶市氫能事業的發展。” 陳玉安表示。

記者走訪中瞭解到,明月湖實驗室築巢引鳳、優化完善人才管理體系,暖巢留鳳、強化營造人才創新氛圍,固巢育鳳、加快搭建人才引育平臺,人才聚集效果明顯。目前已引進鎂基固態儲氫團隊、金屬空氣電池團隊、納米新型儲能材料綠色製備團隊等15個團隊。截至目前,實驗室人才數量超300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碩士研究生學位以上人員達70%以上,初步形成人才匯聚效應。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教育培訓處(產業人才處籌)處長平嵩蕊受訪時表示,“我們正積極探索與高端科研人才的合作機制,夯實未來產業人才支撐。通過引育人才,帶動前沿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伴隨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預計到2027年,將形成一大批具有全國競爭力、重慶辨識度的優勢產業集羣。”

據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重慶新招收全職博士後1004人、同比增長29%,新增市外來渝人才7.4萬人、同比增長19%。目前,全市人才資源總量超過650萬人。

上游新聞記者 吳嘉雯 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