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夏朝叫“夏后氏”?1950年的1本禁書,撕開了夏朝的真相

引言

我們常說中國的歷史上下五千年,但真正有文字記載的“信史”時代,卻只能追溯至西周共和元年,而在此之前大多隻能是通過考古的方式來了解,我們稱之爲“半信史”。

(大禹治水)

“半信史”之前甚至鮮有考古資料的佐證,例如三皇五帝時期,對於這一階段人類文明發展的具體詳情,我們知之甚少,基本上是屬於神話傳說時期,而縱觀世界範圍內的上古歷史大多如此。

夏朝作爲中華文明的搖籃時期,恰好正處在從神話傳說過渡到甲骨青銅的連接處,有很多的未知需要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它爲何叫做“夏后氏”?

一、“夏后氏”是夏朝天子們的氏,並非姓

1950年12月15日,著名歷史學家丁山在青島,爲他的《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以下簡稱《神話考》)寫完了卷頭語,也正如他所說的那樣“沒有直接可信的史料,不能寫出合於實際的歷史”,加上身處那樣一個特殊的年代,很快這本書便被列爲了“禁書”。

(丁山)

但是我們講,“信史”有時並不完全正確,而“神話”也不見得都是訛傳,是否經得起推敲,講得通、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性,也許更爲重要,而這本書恰恰就集科學性、故事性於一體,很好的爲史前文明做了註解。

那麼,夏朝爲何稱爲“夏”,“夏后氏”與夏朝又有什麼關聯呢?

衆所周知,夏的奠基之君是大禹,《史記》記載:“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上古時期的賢者,大都可以將身世追溯至炎黃二帝,而堯、舜、禹更是以禪讓之舉,被後世的帝王們視爲明君的典範。

(大禹)

禹的確是接受了舜的禪讓才做了天下之主,《竹書紀年》中專門有一篇記載“帝禹夏后氏”,說在堯當天子時,舜推舉禹治水,後來在黃河岸邊,河精授《河圖》與大禹以助其大功告成,當然在這裡面,神話傳說又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但在《史記.夏本紀》中,司馬遷卻沒有稱禹爲夏后氏,到是寫到:“於是啓遂即天子位,是爲夏后帝啓”,也就是說禹的兒子啓也是夏後,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了。

(司馬遷)

“夏後”只是大禹以及其直系子孫的“氏”而已,他們本來姓是“姒”,這一點,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做了準確的解釋。

那麼“夏後”這個氏是從何而來,“夏”與“後”又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二、《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道出“後”的含義

上古時期的“後”與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皇后”、“王后”有着本質上的不同,丁山先生在《神話考》中說:“無論羣后、皇后、后王、王后,都是三代以上統治階級的尊稱…”,所謂“三代”指的便是夏、商、週三代。

(后羿)

尤其在夏朝的時候,其天子往往稱“後”,如後相、後昊、後桀甚至是后羿,所以在周朝的文獻中總是能看到稱呼夏的統治者爲“夏後”,《神話考》總結:“…稱後,實始於夏世;後,實中國最古的君稱”。

《說文》曰“後,繼體君也…發號者,君後也”,而在甲骨文、金文之中,“後”與“司”字還是可以共通的,但在後來就發生了變化。

“後”的意思沒有變,“司”轉向對外,便是指身爲人臣者司事與外,這樣看來,著名的“司母戊鼎”應該叫做“後母戊鼎”纔對。

(司母戊鼎)

另外,甲骨文中的“後”字形從“女”,其初時的含義就是指全族中最尊貴的母親,在那個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會當中,生育有最多子孫的母親自然就是部落中最有權威的領袖,這也是“後”最爲最高統治者稱呼的最早來源了。

作爲正從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型的夏朝,用“夏後”作爲大禹、啓、桀等天子們的姓氏還是比較貼切的。

“後”逐漸演化成夫人,那是要到東周以後了,《左傳》曰:“昔辛伯諗周桓公雲:‘內寵並後,外寵二政…亂之本也‘”,這裡面的“後”就已經是現在意義的上的“王后”了。

(皇后)

“後”解釋通了,那麼“夏”字又出自哪裡呢?

“夏”的最初含義到底是什麼,“蟬”還是“蛇”?

夏有很多意義,《論衡》中講:“西,夏也…”;《爾雅.釋詁》曰:“夏,大也”;楊雄在《方言》中講:“…凡物之壯大者而爰偉之,謂之夏”,但不論哪種解釋,都是在“夏”成爲了國號之後。

事實上,大禹在位的時候並不稱“夏”,“夏”作爲國號出現是在啓繼位之後,而上古時期所謂的“國”亦與現在大有不同,充其量只是部落或部落聯盟罷了,“夏”很可能是首先作爲其部落的圖騰出現的。

(夏甲骨文)

19世紀末,在河南安陽小屯出土了一批商代甲骨文,其中的一組文字被認爲是“夏”的最早符號,著名的古文字學家葉玉森則給出了他自己的觀點:

“釋夏,…(其)形…與蟬逼肖,疑卜辭假蟬爲夏,蟬乃最著之夏蟲…”

如此看來,用夏天最爲著名的“蟬”,來表示“夏”還是很貼切的,甲骨文中的“夏”字也的確像一隻蟬的側面像,但夏人爲何要選一隻蟬來作爲本族的圖騰,甚至國號呢?

(蟬)

《說文》曰:“禹,蟲也”,甲骨文、金文中的“蟲”字就像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蛇,《列子.黃帝》也說:“夏后氏蛇身人面”。

而丁山先生又在他的《神話考》中,提出了“禹即句龍”的論斷,《魯語》中說:“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

《左傳》中又稱:“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爲后土…”,而不論是“句龍”還是“后土”,他們“平九土”的功績明明與大禹一般無二,而且句龍就是《周禮》中所提到的類似蛇的旋蟲,那這樣看來大禹部族的圖騰應該是蛇纔對啊!

(大禹)

三、“夏”的來歷與治水、母系、圖騰息息相關

讓我們繼續按照大禹治水的脈絡來探尋,丁山先生在《神話考》中說大禹所治的水並不是簡簡單單的黃河春汛,或者長江夏季的洪水,而很有可能是地球“新冰期”結束後,冰雪消融而帶來的大洪水。

這場洪水是全球性的,所以在世界文明體系中,都可以看到對洪水高度統一的描寫,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印第安文明無不如此,而其中最著名的莫如《聖經》中“挪亞方舟”的故事了。

(諾亞方舟)

《神話考》引用了康有爲的一段話:“人類之生…皆區萌於夏禹之時”,換句話說,華夏文明的歷史或許真的只能從大禹開始算起。

大禹治理洪水,劃分九州,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啓出生了,《史記.夏本紀》曰:“啓,禹之子,其母塗山氏之女也”。

塗山氏是指的當時居住在塗山一帶的部族,據考證位置在今天河南嵩縣的西南,古稱三塗山,而伊水正好流經此地,據說該部族崇尚蟾蜍,而“塗”、“蜍”在古時是同音字,所以塗山氏的圖騰就是蟾蜍。

(大禹與塗山氏)

在母系社會中,母系一族的影響力無疑是巨大的,而且在當時“蟬”和“蟾”字音又相同,所以,啓很有可能以其母親氏族的圖騰轉化爲“蟬”,來作爲自己“夏”的國號。

那麼好了,國號有了,曰“夏”,地位有了,曰“後”,夏朝的天子以“夏後”爲氏就是理所當然了。

結語

當然,誠如丁山先生所言,《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是“用比較語文學和比較神話學加以初步分析”,至於歷史的真相如何,畢竟沒有足夠的文獻資料加以支撐,信史時代之前的研究困難也正在於此。

(炎帝與黃帝)

但中華文明的燦爛歷史太過閃耀了,越是那些不爲人知的故事越具有神秘感,越能激勵更多的學者去探尋,相信隨着更多的考古文獻被發現,也會有更多的未知世界真相大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