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謝金河:選好股才能出頭天

【文/謝金河

臺股從二○一七年五月站上萬點之後,展開史上最長的萬點旅程,除了去年十月十一日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臺股單日大跌六六○.七二,告別萬點,然後又在今年二月十一日再度站上萬點,在萬點之上似乎愈站愈穩,很多投資朋友經常問我,臺股現在的位置會不會漲得太高,臺股會不會很危險?

其實這是大哉問的問題,就像江文勝在前兩期《先探週刊》提到的,如果以一九九○年的全球股市來比對,道瓊指數迄今已大漲逾十倍,香港恆生指數更是大漲十幾倍,全球股市奔馳了卅年,只有日本與臺股獨憔悴,今年改變臺股的命運最大的變數是美中貿易戰下,資金從中國迴流,這個臺商迴流力道正逐漸改變臺股過去的慣性

改變臺股的力量不容小覷

根據經濟部最新統計,登記回臺投資的企業家數已達九八家,回臺投資金額四九七六億元,預計可帶動四三五○○人的就業機會,除了企業返臺投資,立法院三讀通過外資金回臺課稅方案,第一年八%,第二年十%,若投入實業可以減半,假如臺商迴流如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預估的,到二○二五年臺商資金迴流會超過四兆,那麼這個改變臺股的力量就不能小覷,今年過了一半,臺商迴流已逼近五○○○億,看起來全年有達八千億的可能性,很多工業區現在土地非常搶手。

臺商資金迴流可能改變產業生態,也可能改變股市的結構,上週我提到過去卅年臺商資金出走,內資跑掉,外資左右臺股半邊天,像臺積電、日月光臺達電、聯發科國巨大立光、鴻海都成了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外資概念股,外資的買超、賣超也決定了臺股指數的漲跌。

但是自從A股入摩後,衆多外資前進A股市場,臺股去年被外資賣超三五四八億,但指數也僅下跌九一五.四五,今年到七月二十五日爲止,外資買超臺股只有五一五.七億臺幣,但臺股卻漲一二一三點,這也意味了內資迴流,逢低買進臺股的力量增強,在內資迴流的情況下,今年我們看到幾個顯著的改變,一是過去卅年,市場對金融股向來冷淡,儘管金融股每年配息都很穩定,但一般投資人卻不太領情,但今年除了有壽險業務拖累的金控公司,今年的金融股漲勢都很搶眼。

我們來看幾檔金融股,像是兆豐金,金融海嘯後一度跌到七.八二元,現在寫下三二.五元,這是二○○三年兆豐改金控以來的天價;另一檔是玉山金,○九年金融海嘯的時候,玉山金只有六.二三元,現在經過十年配息配股,漲到二八.三元,市值跑到三○五○億元,這是一九八九年王建開放十六家銀行新設,臺灣Overbanking,幾乎演變成災難,玉山金控是卅年來新銀行開放的奇葩;三是合作金庫合庫這幾年間股價從十二.五五元漲到二一.二五元,表現可圈可點。此外還包括上市不久的上海商銀,市值很快跑到二○○○億元以上,這次連傳統的三商銀股價都漲了不少。

幾檔市場驚豔的黑馬

金融股過去卅年在微利 下,大家競爭激烈,但市場競爭格局已定,每一家銀行都配出不錯的股息,像上海商銀從一.五元、一.八元到二元,兆豐金從一.四二、一.五,到一.七元,合庫連三年配○.七五元現金、○.三元股票,玉山金控從一○○億股本,靠着盈餘配股及現金,靠着自己的力量將股本拉昇到一一六一.九五億元,這樣的成長令人驚豔,配息穩定、經營穩健的金融股,成了境外資金迴流首選的目標。

二是過去卅年外資左右臺股半邊天,市場對大立光、臺積電、鴻海等外資概念股可說是熟到不能再熟,但是市場的黑馬,卻在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發,我們來看幾檔市場驚豔的黑馬,一是大江(8436),生技股很多個股股價都曇花一現,因爲拿不出業績,大江在二○一三年以每股九三元上櫃,沒想到在年輕的經營者林詠翔努力打拚下,股價從二○一五年的五八元狂漲到六一四元,股價的飆漲靠着業績不斷成長的實力,去年營收八○.九八億元,淨利十七.九五億元,EPS高達十七.四九元,今年上半年淨利十二.四七億元,EPS十二.一四元,這是今年最早交出半年報好成績的第一家績優公司,大江從保健食品代工起家,如今市值達四三三億,這是近五年表現出類拔萃的企業。

除了大江外,我對羅智先領軍統一、統一超及大統益表現刮目相看,統一在臺股一二六八二的時代,股價最高漲到一四五元,後來最慘跌到九.一五元,市場對食品股向來沒有好感,但這些年統一的兩岸佈局表現不錯,旗下的統一超也面對過人事大風吹,但是羅智先統領的統一企業三家公司都令人刮目相看,像是統一超從○三年的三八.七元最高漲到三七八元,統一今年最高漲到八三.八元,最令人驚豔的是大統益。大統益是臺灣最大黃豆供應商,二○○○年左右,股價只有九元,很長時間,大統益給人的印象是廿幾元的中低價股,今年漲到一三二.五元,讓我大吃一驚,仔細一看,大統益從二○一四年以來,每年EPS都超過五元,連續五年配出五元現金,從九元的低價股如今變成百元以上的績優股,這是靠着經營成績單打造出來的股價。(全文未完)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