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2020舉牌潮:年內21次創近五年新高
在資本市場沉寂四年的險資於今年強勢迴歸,掀起舉牌潮。12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髮現,年內險資舉牌次數達21次,創下近五年險資舉牌數新高,其中頭部機構是險資調研與舉牌的“主力軍”,金融、地產股依舊是香餑餑;除此之外,從險資調研圖譜中也不難看出,科技、消費等板塊亦是險資關注重點。有業內人士表示,險資對於投資的熱衷與其資金期限較長有關,而在政策支持的背景下,險資爲平滑自身利潤,在未來將加大對資本市場的投資。
頭部機構爲主力軍
近日,和諧健康保險舉牌萬達信息成爲後者第二大股東一事引起關注。而事實上,這只是年內險資“舉牌熱”的一個縮影。
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年初至今,險資舉牌次數合計高達21次,創下近五年新高。2016-2019年險資舉牌上市公司案例分別有11次、10次、10次和9次。
對於險資舉牌頻率達到近五年新高的原因,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分析稱,今年以來,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幅度逐步放開,帶來了一定的明顯增量;同時,今年的市場總體來講狀況良好,尤其是一些值得中長期投資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資源類、金融類和高端製造類,而這也是吸引險資的關鍵。
以頻頻舉牌的“國壽系”資本爲例,其最爲青睞銀行股,7條舉牌記錄中,對工商銀行(H股)增持並舉牌記錄3條,對農業銀行H股舉牌1次。
對此,陳靂分析稱,銀行股盈利能力和確定性都比較強,能夠提供穩定的預期回報,並且銀行能夠與自身的保險業提供協同效應,相互助益,因此銀行股受到險資偏好。同時他也表示,港股頻繁被舉牌多與港股估值較低相關。
同時,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新能源業也頗得險資青睞,如另一在年內舉牌頻繁的“太保系”多次舉牌贛鋒鋰業H股。今年2月底,太保集團及其旗下的太保產險、太保壽險、安信農險、太保安聯健康“抱團”舉牌贛鋒鋰業港股,舉牌後,“太保系”共持有贛鋒鋰業1032.24萬股,佔贛鋒鋰業已發行H股股票的5.16%。
有業內人士指出,不同於2015年中小機構主導,此次“舉牌潮”主力軍爲頭部險企。且此輪舉牌對象主要爲業績穩定、價格波動相對較弱、分紅比例較高的公司,顯示此輪舉牌相較前些年更加理智,並非以短期持有和迅速謀利爲主要目的,而是看好標的公司的長期價值投資爲主。
除兩上市險企“頭羊”外,部分中小機構如中信保誠人壽、百年人壽及泰康系險資也加入舉牌熱潮的大軍。陳靂指出,目前,險資舉牌以金融和地產爲主,其次也會偏好科技、消費和公用事業等行業。
科技、消費板塊獲調研青睞
個股調研圖譜也體現了險資偏好。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髮現,年初至今,險資調研以人身險公司爲主力軍,且調研個股集中於中小板。
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今已有132家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參與A股上市公司調研,調研總次數高達3959次。從調研險資種類上看,年初至今大型人身險公司爲調研主力,進行調研的132家保險機構中,人身險機構達70家。
其中,國壽養老以高達421次調研總次數與合計206次的調研個股數居於調研榜首,其關注度最高的前三隻個股依次爲邁瑞醫療、海康威視和德賽西威。
對於爲何調研主力是人身險公司,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胡波認爲,這主要是因爲壽險資金來源期限較長,從而也需要在市場上尋找相對長期的投資機會;產險業務及資金均屬短期,沉澱的長期資金規模相對比較小。
陳靂也表示,險資調研以壽險爲主,是由於中國壽險公司在未來短期內盈利能力保持穩定,面臨的負利差風險較低,更傾向於權益投資。
同時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獲悉,這132家公司調研個股總次數合計爲3021次,且多數險資調研對象以中小板個股爲主。以國壽養老爲例,其合計調研的206只個股中,有77家來自中小板,其次是來自創業板的64家。
陳靂認爲,個股調研集中於中小板,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中小板相較於大塊頭藍籌股彈性更大,推動了險資對中小板的調研。
而從調研中險資青睞的領域來看,年內險資關注熱點集中於科技、消費、醫藥生物等板塊。Wind數據顯示,險資調研關注度“三甲”爲邁瑞醫療、海康威視、德賽西威,參與調研的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數目依次爲70家、67家和41家,分屬醫療保健設備、電子設備和儀器、機動車零配件與設備三個行業。
而在參與調研保險機構數目30-40的“第二梯隊”中,屬於電氣、電子部件設備等行業的匯川技術、利亞德、宏發股份、歌爾股份,屬於飲食、服裝這類消費領域的洽洽食品、周大生、珠江啤酒,以及博雅生物、新產業這類發力醫藥生物科技的個股,顯露出2020險資偏好科技板塊和消費板塊的“食譜”。
“我國的經濟增長逐漸轉向創新科技消費升級驅動,在雙循環格局下,促消費擴大內需是大趨勢,並且隨着明年疫情因素的逐步消退,國內消費潛力將對內需形成進一步支撐。”陳靂表示,險資的個股調研還可以多關注公用事業和製造業板塊等。
看重標的長期價值
業內人士指出,年內險資的積極入市,與政策的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政策方面,7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的明確要求;7月17日,銀保監會優化保險資金權益類投資比例監管,支持投資能力強的保險機構增加權益投資。同樣在7月,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引導保險資金對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開展股權投資。
11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保險機構自主選擇投資行業範圍,通過“負面清單+正面引導”機制,進一步規範保險資金股權投資。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國力便指出:“一系列政策表明,國家對於保險資金承接服務國家創新戰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出新要求,鼓勵保險資金以股權投資的方式深度參與經濟發展轉型和產業創新升級。”
對於未來險資的發展趨勢,陳靂認爲,未來險資舉牌、調研會更看重標的的長期價值,不是一般地追求價差收益,險資出於平滑自身利潤的目的,會繼續加大對一級市場的投資,金融股和地產股仍舊是險資關注的重點。
另外,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也於近日建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未來,險資應適當提升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應在保持總體規模穩定的基礎上,抓住A股市場波動向上的結構性機會進行配置,高度關注高分紅股票的長期投資價值,繼續挖掘市值大、業績優、高淨資產收益率(ROE)、低估值的藍籌股的投資機會。
而在不久前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對於下一步銀保監會如何深化險資改革,銀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監管部主任袁序成則介紹稱,支持保險資金承接銀行理財相關的存量資產,如政府出資的產業投資基金、二級資本債等,推動有關部門豐富債券市場中長期的投資品種,培育長期資產投資的交易市場。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周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