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串聯聖殿拚觀光 小村呼喚年輕人

萬金社區發展協會推出一日農夫活動。(潘慈然提供/潘建志屏東傳真)

如果在萬巒鄉萬金村或赤山村街上大喊一聲「潘先生」,10個人中有8、9人會回頭;這兩個馬卡道後裔村落,萬金村潘姓居民約8成,赤山村更高達近9成。近年來2個村都以萬金聖母聖殿爲中心,積極發展觀光及在地產業,盼能喚回年輕人,打造新故鄉

由於年輕人口外流嚴重,2村都努力想利用在地優勢,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留住年輕人。而在地最大資產就是萬金聖母聖殿,如何利用聖殿帶動觀光,再串聯周邊村落,同時銷售地農特產品,是2村的社區發展協會現今共同努力的方向

萬金社區發展協會推動農村再生計劃已7年,今年起更推動多元就業計劃。理事長潘慈然說,聖母聖殿授權可推出相關產品,讓遊客造訪時購買當伴手禮,社區因此開發平安香皂玫瑰聖母餅乾玫瑰花茶、耶穌餅(貝果)等,廣受遊客喜愛。

此外,聖殿後有1間罕爲人知的隱修院,社區也與修女合作,展售修女製作的玫瑰聖母念珠,遊客只要自由奉獻,就能帶回家中保佑平安。

社區也推出導覽解說,推出一日農夫、金鑽鳳梨節等活動,已有4人通過鄉公所導覽解說人員培訓,除村內景點聖母聖殿、牧羊小徑外,也串聯周邊如五溝水的客家聚落、吾拉魯滋佳平排灣族部落,集衆人之力帶動觀光。

赤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嘉明也同樣推動農村再生計劃,成果豐碩,去年獲得衛福部頒獎表揚「全國績優社區」,他笑說,「當時與部長陳時中的合影照片,現在變得很珍貴了。」

潘嘉明認爲農村還是得靠農業經濟纔有未來,推動將社區盛產的鳳梨、香蕉製成鳳梨酥、果醬果乾清潔液保養品等,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同時成立社區關懷據點及長照巷弄站,讓老人家有工作並得到照顧,年輕人更可以安心上班。社區還成立志工隊維護環境及綠美化,讓社區煥然一新。最特別的則是社區媽媽小學生組成的森巴鼓隊孩子打鼓、媽媽跳舞,已受邀到各地表演,對孩子的視野及自信心都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