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公共博物館的重要使命

作者:王敦琴(南通大學文學院教授、張謇研究中心副會長)

公共博物館的使命,這是個厚重而又常新的話題。說它厚重,是因爲它承載着人類的文明史,並以其獨特的方式人們敘述着過往;說它常新,是因爲在不同的時代,它總是帶着不同的色彩並被賦予不同的功能職責

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館,可追溯到1683年建立並向世人開放的英國牛津大學阿什莫林藝術和考古博物館,這可視作世界近代博物館創建的肇始。在中國,第一個公共博物館當推張謇於1905年創辦的南通博物苑,這亦是中國公共博物館的濫觴。我國公共博物館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至今已有數以千計的博物館。在公共博物館發祥地南通,僅環濠河博物館羣就包含13個各類博物館。

今天的中國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爲重視博物館建設,更爲重視挖掘、發揮文物的現實價值及其教化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那麼,在新時代,要讓文物、遺產、古籍活起來,博物館擔當着怎樣的重要使命,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是以物教人。“物”是一切博物館的基礎存在,是博物館的本質內容,也是歷史、文化存在的載體。物的蒐集、甄別、篩選、保存、陳列都有其基本的規範及內在邏輯,既是一項系統的專業工程,也是一項體現審美價值的藝術工程,還是一項需要大批熱愛博物館事業者敬業奉獻的工程。張謇當年爲辦博物苑,“謇家所有,具已納入”,不僅將自己全部收藏奉獻出來,而且隨時隨地留心,或徵集或索求或購買,以不斷豐富館藏。南通博物苑室內室外琳琅滿目,各種展品有數萬種。以物教人,就是要將物形態真實、準確、合理地展現出來,讓人們在觀物識物賞物過程中,既能觀看其形態特徵,也能感受其本質屬性,還能體會其生命靈性。在此過程中,讓觀衆由物及物,由物及理,由物及人,並從中獲得知識,體會美感陶冶性情

二是以史育人。“物”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物的背後有着其特有的歷史和故事。要將這些歷史和故事儘可能真實地挖掘出來、準確清晰地描摹出來、形象生動地講述出來,既需要知識水平,也需要智慧能力,還需要付出艱辛勞動。要儘可能還原歷史真實,在不違背真實的前提下,將故事講得生動形象。博物館本身亦具有存史功能。張謇當年曾通過上書、遊說等方式呼籲國家辦博物館,認爲公共博物館功能之一就是存史以公諸天下,以物存證,以史服人。他認爲“中國世稱文明最古之國,作爲文明古國,其政治與風俗的沿革、器具器物的製作、自然物品的收集與保存等等,當然值得魁儒碩彥研求討論”“上可以保存國學,下可以嘉惠士林”。同時,存物存史,讓學校師生及社會大衆獲取知識,“蓋有圖書館、博物院,以爲學校之後盾,使承學之彥,有所參考,有所實驗,得以綜合古今,搜討而研論之耳”“地方人民知識之增進,亦必先有實觀之處所”。張謇當年的博物館思想對今天仍有重要啓迪意義。如今“四史”學習方興未艾,除了書本外,博物館的文物、遺存都是非常鮮活的史料,能夠“更好發揮以史育人作用”,讓人們在傾聽歷史故事中學史、懂史,提高鑑史能力和欣賞水平,又在觸動和感動中汲取正能量。

三是以文化人。“文”指的是文化,文物背後有歷史有故事,歷史故事背後蘊含着文化。以文化人是指由“物”“史”所體現出的文化來引導人薰陶人、感化人,使人們的心靈、思想得到浸潤和滋養。文化既客觀存在,又抽象無形。以文化人,博物館的這個功能和職責在今天越來越受到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通考察時說,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張謇故居作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體現了活化館藏文物和歷史遺存的重要性。文化蘊含於文物之中,人們在觀物、品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受到感染,起到潤物細無聲效果,既帶給人精神的愉悅和享受,也能領略並感知文化遺產精髓和力量。

物、史、文三者處於不同的層面。物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是基礎;史是能夠領略、感知的,是物與文化的橋樑紐帶;而文化則是無影無形的,當然,它雖看不見、摸不着,卻又是可意會的。史藉助於物得以表達,而文化又附着於物的形體、史的內涵之中。物所展陳的程度、史被挖掘的水平,這二者對文化的揭示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對博物館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並寄予厚望。同時,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智能化突飛猛進,人們的精神追求和欣賞水平也在不斷髮展變化,需求層次越來越高。因此,要讓文物動起來,讓博物館活起來,除了內容的實、形式的美,還要有手段的新、方法的活,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新媒體等來獲取並釋放更多信息。內容、形式、手段、方法四者和諧統一,物、史、文三者融爲一體,讓文物、遺址、文化遺產這些原本冰冷、堅硬的東西變得有情感有溫度,變得柔軟溫潤,成爲人們眼中的寶、心中的愛,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以物教人、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和效果,才能促使優秀傳統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以使今人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25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