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人民:文藝創作的根本與源泉

作者:王宇中國社會科學院新疆智庫辦公室主任助理、中國邊疆研究所副研究員

社會主義文藝本質上講是人民的文藝。新時代的文藝創作者應積極主動扛起時代的責任,挖掘底蘊深厚的優秀傳統文化、展現波瀾壯闊的當代民族精神,提供浸潤心田啓迪心智的優質作品。近年來,新疆各族文藝工作者創作編排的活力競相迸發,致力於從凡常生活處發現美好,涌現出一大批思想內容好、藝術特色濃、有市場潛力的藝術精品

爲誰服務是文藝的首要問題,決定着文藝的方向、性質和價值。優秀文藝創作的源泉是人民。新時代的文藝創作要把人民放在最重要位置,爲人民服務,爲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服務,爲國家戰略和中國夢的實現服務。

當代文藝作品的創作,當與時代同頻,與人民共振。作爲時代的產物,文藝隨着民族興衰、國運沉浮,其發展受到時代的深刻影響。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只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繫、休慼與共,真正把人民作爲文藝的主人公,才能契合時代的鼓點,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文藝創作者要堅持人民性,持守人民立場,融入人民生活,把人民作爲文藝的“劇中人”,積極反映人民的心聲,塑造人民形象,唯有如此,才能在感知人民生活的“熱度”中,創作出有“溫度”的時代作品。

近年來,新疆藝術創作的主流是用身邊人的感人故事作爲創作源泉,尤其是讓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榜樣人物的故事感動更多各族羣衆。前幾年拍攝完成的電影《我的阿恰原型尤良英,電影《傑米拉》原型爲李元敏,以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邊護邊事蹟爲原型的電影《花兒爲什麼這樣紅》已經完成劇本創作並進入拍攝階段,音樂劇守界人》正在由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劇團進行排練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集中指向。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絕不是簡單采采風、談談天。文藝工作者只有在情感上視人民爲親人,才能真正做到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才能真正實現替人民書寫、替人民抒懷、替人民抒情,作品也才能真正具有感動人心的力量,才能真正爲人民呈現更加美好的前景、展現更加光明的未來。

謳歌生活中的感人故事、英雄事蹟,要切實處理好文藝的真實性傾向性關係。不能“爲了觀念的東西而忘掉現實主義的東西”(恩格斯語),同時也不能忽視文藝的傾向性,因爲文學家藝術家“有責任告訴人們真實的歷史,告訴人們歷史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應當在對真實性的不斷描繪、挖掘中,顯現創作者的立場、世界觀和強烈的情感。一切經典文藝作品所透視的真實性,絕不是對社會生活簡單的摹寫和反映,而是緊緊抓住時代,對生活現實高度提純,在融入創作者對時代本質的深邃洞見中,在對藝術卓越性審美理想和人文價值的觀照中,傳遞出對外部世界的深刻關切。

以生活的底氣、時代的熱氣,創作出與民族精神匹配的黃鐘大呂、扛鼎之作,爲新時代留下濃墨重彩的作品,是當代文藝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光明日報》( 2021年04月20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