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 | 匠心釀好醬 “浙”醬香四方

編者按:一杯清香龍井,邀您領略山水之間的獨特韻味;一壺醇香黃酒,帶您品味跨越千年的歷史回甘;一口鮮甜黃魚,請您品嚐海洋牧場的極鮮滋味;漫步古鎮老街,約您共賞詩畫江南的秀美神韻;端午龍舟競渡,與您重溫傳統民俗的熱辣滾燙……百縣千碗,如畫江南,千年運河,流向未來,總有一種“味道”,餘韻悠長,耐人尋味。央廣網浙江頻道推出融媒體系列報道《尋味》,帶您探尋散落在之江大地上的美食滋味、文化品味、城市風味、國際韻味,講述“味道”背後的故事。

央廣網麗水10月7日消息 香氣撲鼻、色澤洪亮、入口鹹香……當一碗香噴噴的醬油拌飯被端上麗水百姓的餐桌,喚醒的不只是那舌尖上的味蕾,更是那印刻在基因裡的鄉情與回憶。

“這就是我們小時候的味道!”“媽媽說的味道,果然好吃!”一碗醬油拌飯下肚,不論男女老少無一不豎起大拇指點贊。對當地人而言,“醬油”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麗水土特產了,而“魚躍”這個名字,更早已成爲不少麗水百姓餐桌的常客。

一口醬油何以成爲麗水特產呢?近日,央廣網記者來到麗水市魚躍1919文化產業園一探究竟。

魚躍1919文化產業園(央廣網發 陳文卿 攝)

“發酵食品是天、地、人共釀的。”在魚躍1919文化產業園,魚躍釀造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旭東向記者介紹,要釀造出好醬油,六大關鍵元素必不可少:水、空氣、陽光、糧食、微生物與時間的等待。“我們是一家賣水和空氣的百年老店,正是在麗水的好山好水好空氣的滋養下,纔有了‘魚躍’好味道。”

“要吃上一口好醬油是很不容易的。”聊起好醬油的釀造工藝,陳旭東如數家珍。他說,要釀造出好醬油,選豆、浸豆、蒸熟、攤涼、制曲、晾曬、殺菌、化驗等十幾道工序,每一道都得做到耐心細緻。“尤其是晾曬,不僅需要曬足180天,更需要我們在三伏天,經常性地對每一口缸進行翻搗,確保裡面的醬能夠在陽光的照射下,充分地氧化、發酵。”

陳旭東向記者介紹辨別醬油是否爲純糧食釀造的方法(央廣網發 王趙鋒 攝)

據介紹,魚躍的釀造技藝源自北宋的秦觀。1919年,麗水人應德生在西園廟弄10號創建德生醬園,他傾注心血,掌握秦觀古法釀造技藝,並有了酒、醋和醬系列產品。企業歷經四遷廠址、八易企名、十代掌門,但魚躍品牌一直未變。

“我們十代人一輩子一件事,只爲一口酒一勺醋一碟醬。”陳旭東說,正是在十代人的接力堅守之下,魚躍才能夠成爲中華老字號與麗水技藝,然而堅守的過程並不容易。“古法釀造的產能和生產效率遠不及工業化生產,而因爲盈利能力不如工業企業,我們早前的融資也並不順利。這個時候,農行就幫了我們大忙了!”

陳旭東帶記者體驗傳統搗醬工藝(央廣網發 陳文卿 攝)

如今站在樓頂,俯瞰這個佔地面積16000平方米,集露天曬場、古法發酵池、酒窖、透明生產線等組成“古法釀造展示區”的魚躍1919文化產業園,陳旭東的心中十分感慨。“買設備、投資、蓋廠房,當中都少不了農行的金融支持。十年來,他們早就跟我們處成朋友一樣了。”

十年來,中國農業銀行麗水蓮都支行主動陪跑,爲企業發展解決後顧之憂。目前,該行爲企業提供了990萬元的抵押e貸支持,並配合無還本續貸等政策,免去了企業資金週轉的煩惱。

露天晾曬的“魚躍”醬油(央廣網發 陳文卿 攝)

少了後顧之憂,“魚躍”的“龍門之躍”也就更加輕鬆有力,集生產、文化、旅遊、科普教育爲一體的魚躍1919文化產業園,通過做好“產品+文化”文章,持續打響“魚躍”品牌,實現全年接待觀衆達到5萬多人次。

而通過鑽研傳統釀造技藝,助力麗水柑橘產業、處州白蓮產業深加工,“魚躍”還研發出了綠谷瓊液白酒、桔醋、鐵強化醬油、橘子果醋、處州白蓮酒、處州白蓮醋等釀造新產品,提高了當地農產品的附加值,帶動了農民增收。據悉,企業每年能幫助周邊農戶解決100多噸的農作物銷售,提供100多個就業崗位。

展廳展出的各類“魚躍”味道(央廣網發 陳文卿 攝)

經過105年的傳承發展,這口好醬延伸出的獨特味道,早已成了衆多麗水百姓的心頭好,相信在麗水好山好水好空氣的天然優勢下,在傳承匠人的匠心釀造之下,這口好醬定能代代相傳、香飄四方。

監製:夏倩

策劃:李曉曉

記者:項楠

海報製作:陳文卿

鳴謝:中國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